新冠、流感、RSV、hMPV、腺病毒快篩全測 確診RSV

8035
編輯部 整理報導
新冠、流感、RSV、hMPV、腺病毒快篩全測 確診RSV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被喻為嬰幼兒的呼吸道殺手,感染後容易引發細支氣管炎,增加日後氣喘風險,後遺症長達10年以上。孕期接種疫苗是有效的預防策略,醫師表示,懷孕28至36周是最佳施打期,可保護新生兒從出生至6個月大,具有一定保護力。


使用5種快篩同步檢驗 確定感染RSV


小兒科醫師巫漢盟「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臉書專頁分享「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個案,4歲女童於26日晚間開始發燒,此前已有呼吸道症狀。由於女童弟弟上週因RSV感染住院,27日出院,為求慎重,女童家長要求全面性檢測,女童接受新冠、流感、RSV、腺病毒及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等5種快篩,結果為感染RSV。


巫漢盟表示,確認姊弟倆感染相同病毒,開立藥物緩解症狀,避免濫用抗生素,返家後,不需特別隔離。同時也強調,梅雨季節,天氣變化多端,加上新冠疫情再起,導致許多病童就醫。家長應留意寶寶身體狀況,如果出現呼吸急促、呻吟聲、唇色發紫、食慾差或精神不佳等,務必及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RSV威脅0至6個月嬰兒 台灣全年均有病例


據統計,曾在1歲內感染RSV的新生兒,7歲時罹患氣喘的比例為未感染者的10倍。長期追蹤發現,1歲前曾因RSV導致細支氣管炎而住院,在18歲時罹患氣喘與反覆性喘鳴的機率顯著高於未感染者。


台北榮總兒童重難罕中心主任曹珮真指出,RSV為全球嬰幼兒住院和死亡的主因之一,台灣全年均有感染病例,嚴重威脅0至6個月嬰兒。目前感染RSV,並無特效藥,僅能症狀治療,增加日後罹患氣喘風險,負面影響恐持續至成年時期。


建議孕婦接種疫苗 最佳施打時間為第3孕期


馬偕醫院婦產部部長暨一般婦產學科主任黃建霈表示,新生兒如果感染RSV,輕者呼吸症狀,重則肺炎,必須住院觀察、治療。建議孕婦接種疫苗,讓媽媽體內抗體傳給新生兒,提供初期免疫保護,降低重症住院風險。


黃建霈建議,最佳施打時間為第3孕期,也就是懷孕28至36周,研究證實,可保護新生兒從出生至6個月大,均有一定的保護力。寶寶3個月內保護力可達9成,到了6個月,保護力仍有8成。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今夏濕熱有感!濕疹、汗皰疹易爆發 中醫教你改善方法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