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檢查前給化痰藥? 專家:保護腎臟免受顯影劑損害

7893
陳如頤 報導
影像檢查前給化痰藥? 專家:保護腎臟免受顯影劑損害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在接受X光、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等影像檢查時,都需注射顯影劑,不過,民眾在檢查前,常拿到化痰藥Acetylcysteine(乙醯半胱胺酸),一時間常覺困惑,又沒咳嗽,也無濃痰,「藥博士 正藥說」臉書貼文表示,此藥物可讓血管舒張,增加腎臟血流,降低顯影劑對於腎臟的傷害。


8大高風險族群注意 使用顯影劑後易出現腎病變


台大醫院藥劑部藥師曾昱綺於台大醫院健康電子報發表「顯影劑簡介與顯影劑相關之急性腎損傷 」衛教文章,文中提及顯影劑(Contrast Media)是指在進行如X光、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等影像檢查時,置入人體以藉由改變體內不同區域影像訊號強度的差異,使組織、器官、生理變化或病灶更清楚呈現的藥劑,因此又稱為造影劑、對比劑。


使用顯影劑後,容易出現腎病變的8大高風險族群務必謹慎用藥,分述如下:


1.腎功能不全(估算的腎絲球濾過率eGFR < 60 mL/min/1.73 m2)。
2.糖尿病
3.術前體液不足。
4.大於75歲。
5.有尿蛋白。
6.高血壓或低血壓。
7.鬱血性心衰竭。
8.肝硬化以及腎病症候群。


高風險族群分別為慢性腎臟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且控制不佳者、年長者、服用部分高血壓藥物患者。


為了降低顯影劑對於腎臟功能損害 醫師常開立化痰藥


為了降低顯影劑對於腎臟功能損害,醫師常開立化痰藥「Acetylcysteine(乙醯半胱胺酸)」,「藥博士、正藥說」貼文指出,顯影劑雖然能幫助影像看得更清楚,但對腎臟有一點壓力,可能導致腎臟的血流減少,導致腎小管缺氧,促進自由基產生,造成細胞受損。


至於化痰藥Acetylcysteine(乙醯半胱胺酸)為製造Glutathione(穀胱甘肽)的前驅物,而穀胱甘肽是人體內超強的抗氧化劑,可以中和自由基,保護腎臟細胞不被氧化,能讓血管舒張、增加腎臟血流。


最有名的化痰藥Acetylcysteine 攝取過量反而引發問題


前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表示,最有名的化痰藥Acetylcysteine(乙醯半胱胺酸)就是「小鳥止咳藥」,在新冠疫情期間經常被搶購一空,除了止咳、消痰,該成分為非常好的抗氧化劑,因此,新冠疫情嚴峻時,不少人將此視為「神藥」,用來提高免疫力。


張文靜指出,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成分眾多,維生素B、E也有不錯的效果,民眾如果想藉此提高免疫力,建議拿了正在服用的保健食品,讓社區藥師評估,以免過量攝取,反而引發問題。


藥博士提醒,在注射顯影劑,影像檢查結束後,記得多喝水,加速代謝速度。另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有任何不適要諮詢醫師或藥師等醫療專業人員,請勿自行停藥或更改劑量,以確保健康與安全。


# 首圖來源/Freepik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