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流向?在野黨要求公布 衛福部長僅稱「依法處理」

9531
陳如頤 報導
萊豬流向?在野黨要求公布 衛福部長僅稱「依法處理」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近期3批澳洲豬肉品被檢出萊克多巴胺,外界及野黨界要求公布這些澳洲進口萊豬流向?但衛福部長邱泰源並未正面回應,只說,一切都是按照規定,先守邊境,該抽驗就抽驗,只要合乎規定就可以進口,這部分尊重商業處理。


立委質詢關注萊豬流向 外界建議應提升至百分之百逐批查驗


我國於110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分別為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其他可供食用部位(胃、腸、心、肺、舌、肚、腦、血等)為0.01ppm。


立委王育敏上午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質詢時關注萊豬流向,她表示,依照食安法規定,任何食品添加物都需清楚標示,連在超商買1顆飯糰,包裝上也需明列原料、添加物含量,但衛福部至今卻不願公布萊豬流向,「連營養成分都要標示,萊豬卻不用標示,國人對國內食安只會愈來愈恐慌。」


立委黃秀芳表示,民眾常買加工豬肉食品,如散裝豬肉,豬肉貢丸等,消費者如何得知吃下肚的豬肉製品是否含有萊劑?


對此,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表示,任何豬肉產品,不論散裝或包裝貢丸,依規定都需標示原料豬肉產地,這一直在進行,販賣場所依法必須揭露。


外界建議,應提升至百分之百逐批查驗,否則將有漏網之魚。邱泰源強調,不會提高抽驗比率,目前在邊境有人工智慧保護措施,針對一直合格者,抽驗比率就低,但只要有任何違規紀錄,抽驗比率就會提高,這部分是相當精準的。


目前規定,所有進口豬肉都需標示產地,為此,遭美國貿易代表署點名,被列於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要求豬肉產品原產地標示、對萊克多巴胺最大殘留容許值(MRL)做出規範,是不正確暗示美豬存在食安疑慮。」


外界關心食藥署是否承受受美方壓力? 姜至剛:這太多想像空間


外界關心食藥署是否承受受美方壓力?姜至剛表示,「這太多想像空間,只要是豬肉進來都會標產地。」


王育敏等多名立委最後提出臨時提案,經跨黨派立委及官署討論後,決議通過4點:


1.針對進口來台肉品廠,加強派員查廠。


2.進口豬肉提升查驗率,由目前2%至10%,提升至20%至50%。


3.落實產地標示,肉品自大到小,從進口商、肉品廠,隨販售通路下到店頭、攤商,讓消費者一目了人、自由選擇,同時也可清楚溯源。


4.未依規定標示,標示不實或檢驗不符標準業者必需受到重罰。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3人就有1人罹患乾眼症! 乾眼症的症狀不只是乾、癢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