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年49歲的賴先生,4年前確診晚期肺鱗癌後,開始漫長的治療,每個人治療情況不同,慶幸自己目前已測不到癌細胞,且副作用不明顯,生活起居和工作都正常,「我很幸運有商業保險支撐,很快就自費使用免疫藥物治療,否則每年動輒上百萬元的藥費,根本付不起。」。
國人確診非小細胞肺癌者 逾半已是晚期不適合手術
在肺癌的分型中,肺鱗癌過去20年來只有化學治療可用,多數晚期患者活不過1年,健保署聽見癌友需求,去(2023)年12月起給付1線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助癌友看見續命曙光。
國內肺癌患者中,約9成都是非小細胞肺癌,儘管國健署已於2022年7月起提供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公費篩檢,目的是找出更多的早期患者,但根據該署最新統計,國人確診非小細胞肺癌者逾半已是不適合手術的晚期,其中又以肺腺癌患者居多,需精進治療才有機會延長生命。
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台灣在癌症的照護負荷以肺癌、大腸癌為最重,其中肺癌從相對存活率上可發現肺癌遠比其他癌症差,主要是第4期肺癌存活率大約只有13.3%。目前想要改變肺癌的預後只有2種手段:(1)早期篩檢、早期治療;(2)精進晚期治療,透過雙項並行才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
去年12月健保開始給付肺鱗癌免疫+化療,每年為病友減輕170萬的負擔可嘉惠200多位病友,透過NGS等政策提高癌症精準醫療,搭配LDCT建立陽追機制,幫助取得更好的治療成效。
肺腺癌無法使用標靶的病友族群 醫病盼能加速給付
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何肇基醫師指出,根據國外研究發現,肺鱗癌使用免疫藥物合併化療的5年存活率達18.4%,相較於傳統化療只有9.6%,癌症免疫藥物有助提升晚期肺鱗癌存活率近2倍。因此台灣晚期肺癌藥物治療共識、美國癌症治療指引皆建議將癌症免疫藥物合併化療作為晚期肺鱗癌的第1線治療,健保去年12月起跟上國內外治療共識,對晚期肺鱗癌延長存活很有意義的,但在肺腺癌無法使用標靶的這個病友族群希望也可以加速給付,讓肺癌的晚期存活可以達到近2倍。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提醒,健保挹注很多資源在引進肺癌標靶藥物,讓有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患者可在第1線就接受標靶治療,但本土研究顯示,肺腺癌患者中,約3分之1不適用標靶藥物,這群癌友目前在健保體系下,大多須歷經化療失敗後再次化療失敗,第3線治療才有機會使用免疫藥物,處境非常弱勢,癌友甚至會因撐不過連續化療的摧殘而離世,感謝健保署給肺鱗癌患者一線生機之餘,也呼籲肺腺癌治療應盡速跟進肺鱗癌,提供1線免疫合併化療給這群弱勢的肺腺癌患者。
晚期肺鱗癌病友賴先生坦言,每次回診看到同為肺鱗癌的病人,因為無力負擔自費治療,只能持續化療、換藥,無法工作;賴先生懷著感謝的心情表示,健保給付肺鱗癌的1線免疫合併化療,對癌友意義重大,「終結沒錢就沒命的悲劇,健保給付讓肺鱗癌病人活下去的機會,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強調,健保是癌友的保護傘,照顧愈多人愈好,也期待需要使用免疫藥物的肺腺癌病人,能盡快跟上肺鱗癌,有治療的機會。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肺癌精準治療!揪跨癌別特定基因 及早用對標靶助延命
▸【下班聊健康】不想毛手毛腳!除毛大小事專家解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