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別諱疾忌醫!6旬婦半年來睡不好 消瘦1圈驚覺不妙

6198
陳曉彤 報導
失眠別諱疾忌醫!6旬婦半年來睡不好 消瘦1圈驚覺不妙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失眠是1件相當困擾的事,台灣有高達5分之1的人口具有此困擾,每當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長期下來對身體也是傷害。有部分民眾會對就醫有顧慮,害怕看精神科或擔心依賴安眠藥,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范瓊月呼籲,民眾有失眠困擾超過1個月且影響白天狀態時,請不要獨自承受苦楚,尋求專業人士幫助,才能早日找出問題根源,尋求解決之道。


別誤解精神醫療 出現失眠應適時就醫


69歲的沈太太是名退休2年的公務人員,平常白天偶爾會回原機關擔任志工,也會與老同事一起相約去郊外走走,每日傍晚還要去學校接孫子,回家後為家人準備晚餐,生活過得充實又忙碌。只是她近半年愈來愈不好睡,有時整晚都睡不著,聽了街坊鄰居的建議,補充各種營養品但仍很難入睡,加上沈太太近1個月來只要想到睡覺就開始煩惱、擔憂,失眠連帶影響白天的活力及心情,不但沒有體力做志工,也逐漸沒有意願和朋友出去,和半年前相比整個人消瘦了一圈,最後在兒子的堅持下才前往就醫諮詢。


部分民眾有失眠困擾時,並不會第1時間選擇就醫,反而有所顧慮,害怕被貼上「看精神科」的標籤,或擔心會依賴安眠藥,而選擇繼續忍受失眠的煎熬,但其實這是對精神醫療的誤解。范瓊月說明,臨床上遇到民眾求助時,他們的首要任務是進行「評估與討論」,醫師會仔細分析患者的失眠狀況,找出可能的原因,並根據病況提出改善建議,包括生活習慣的調整、非藥物治療方法,或在某些情況下的藥物治療。


失眠非小事! 恐隱藏其他疾病問題


范瓊月指出,台灣有高達5分之1的人口正與失眠抗爭,偶爾的失眠可能只是生活壓力大或變動較多的暫時反應,這時身體自有其調適機制,不必太過擔心,但若是長期與失眠為伍,那可就不是小事了。民眾要注意的是,有些看似「睡不好」症狀,其背後可能隱藏著需關注的健康問題,例如睡眠呼吸中止、胃食道逆流、憂鬱症、酒精成癮、甲狀腺亢進或自律神經失調…等疾病。


范瓊月同時示警,長期失眠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身體慢性發炎、情緒低落、耐性喪失、記憶力和注意力減退的風險,甚至影響患者的工作表現和家庭生活,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她呼籲民眾,當「不好睡」困擾你超過1個月且影響白天的狀態時,請不要獨自承受這份苦楚!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早日找出問題的根源,一起探討解決之道,讓睡眠問題不再成為生活中困擾與妨礙。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肩膀疼痛是50肩?肩夾擠症候群更常見 醫曝好發這些人
▸天氣冷筋骨痠痛恐是骨刺所致? 醫師解析骨刺常見4QA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