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女產後大出血!跟這病史有關 醫師揭血崩常見原因

4118
連珮妤 報導
38歲女產後大出血!跟這病史有關 醫師揭血崩常見原因
▲依據衛生福利部生產事故救濟報告統計105至110年孕產婦死亡原因,其中俗稱「血崩」的產後大出血,佔產婦死亡的第1位。(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連珮妤/台北報導】38歲小美是公司主管,有子宮肌瘤病史,晚婚的她因高齡不易受孕,後採試管嬰兒方式終於懷孕。然而,懷孕5個月時超音波發現有前置胎盤,原診所醫師建議轉診至大醫院,她遂改至國泰綜合醫院產檢。小美發現約自孕期8個月起,她只要走動多,就會有子宮緊繃感,甚至陰道出血,醫師雖建議少走動多休養,但她因放不下工作,選擇服用安胎藥暫緩宮縮。


直到35週某天,小美睡到半夜突然覺得下半身濕濕的,一看發現整條褲子都沾滿血,緊急至國泰綜合醫院急診,婦產科醫師診斷為前置胎盤合併大量出血,須緊急剖腹產,寶寶平安出生,但隨即發現小美子宮收縮不良,且胎盤附著處及傷口出血不止,所幸經醫療團隊緊急搶救得宜,母子均安,也讓她慶幸自己在有專業設備及人員充足的大醫院生產。


依據衛生福利部生產事故救濟報告統計105至110年孕產婦死亡原因,其中俗稱「血崩」的產後大出血,佔產婦死亡的第1位。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陳俐瑾醫師指出,產後大出血多發生於剛生產完24小時內的「立即性產後出血」,是1種無法預期的緊急情況,包括高齡產婦、前置胎盤、巨嬰、多胞胎、子宮腫瘤、前胎剖腹產、曾有肌瘤切除手術、曾多次人工流產、凝血功能異常或有產道撕裂傷嚴重及子宮收縮功能不良的產婦,都是高危險族群,嚴重可能造成休克、器官壞死,甚至是植物人,危及生命,醫護人員需特別謹慎留意,必要時事先做好預防及準備。


為提升孕產兒安全(Safe maternal and newborn care),世界衛生組織近年來積極針對妊娠、分娩和產後期間發生的潛在風險,進行辨識、預防以及因應措施,同時強調孕產婦及其家屬參與的重要性。配合衛福部112年病人安全週主題「孕產安全,你我共守」及「孕產共守,預防產後大出血」,國泰綜合醫院於9月16日至29日舉辦病安週系列活動,並於9月27日辦理孕產安全系列講座,由婦產科醫師分享不同孕期懷孕注意事項,教導民眾辨識產後大出血危險因子的重要性;另設置活動響應專區、遊戲互動攤位,寓教於樂。盼透過系列活動宣導,強化民眾及醫療同仁對孕產兒安全及產後大出血風險的重視,建構優良病安文化,共同提升病安環境。


核稿編輯:陳如頤


更多NOW健康報導
▸隱藏版死因第1位是它 醫師盤點8大遠離心血管疾病要領
▸中秋吃柚慎防藥物交互作用! 除了柚子外飲酒也有影響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