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程發展快 出現8大症狀莫輕忽

2059
葉立斌 報導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程發展快 出現8大症狀莫輕忽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邀請主持人黃子佼擔任衛教大使,幫助民眾深入認識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圖/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提供)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幼年時期應是學習、探索以及盡情玩樂的年紀,但是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表示,台灣每年約有500個家庭的幼童罹癌,需要與癌症展開長期抗戰,確診的噩耗無疑宣告了孩子的快樂童年畫下休止符。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說明,所有兒童癌症之中,以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ediatric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pALL)佔比最高,發生率高達25%,平均每4個癌童就有1人罹病。值得慶幸的是,儘管抗病之路沉重且漫長,但積極採納正規治療,約有80%至90%的癌童可以在完成第1線治療治癒;剩餘10%至20%治療反應不佳、疾病復發的患者,除了副作用較高、容易影響生活品質的異體幹細胞移植,我國已有細胞免疫治療,一次性注射即有望為癌末兒童帶來治癒曙光。


兒童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陳博文醫師表示,癌症是僅次於意外事件、造成兒童死亡的第2大原因,在每年新發癌症的500位癌童中,以新發個案數約125位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發生率最高,進一步檢視疾病類型,更可發現約有8成屬於B細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主要好發於未滿18歲的兒童,以3歲至5歲之間的兒童為最多數,成人發病的機率則較低。發病後,患者的淋巴系統與骨髓會製造出過量且不成熟的淋巴細胞,這些多而無用的淋巴細胞會壓迫正常血球、淋巴細胞的生成空間,全面衝擊癌童身體機能,也因為病程發展快又猛,未及時採納正規治療恐短短幾個月就會造成生命危險,至今仍是造成最多兒童死亡的癌症之首。


陳博文醫師提醒,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程發展快速,但初期的症狀卻不典型,民眾容易與病毒或細菌感染、撞傷、生長痛等搞混,建議家中兒童出現8大症狀,包含:骨骼或關節疼痛、蒼白疲勞虛弱、淋巴結出現觸壓無痛感的腫塊、皮膚紅疹、莫名發燒、腹脹腹痛、瘀青與流血不止、食慾不佳,應提高警覺,及時帶孩子到小兒血液腫瘤科進行骨髓與血液檢查。


▲兒童癌症基金會在科教館舉辦小型展覽,邀請民眾參觀。(圖/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提供)


陳博文醫師鼓勵,確診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後,家長無須過於灰心,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絕非不治之症。只要積極治療,約有80%至90%患者可在第1線的化療與標靶藥物階段就達成治癒目標。目前治療包含:緩解誘導期、鞏固性治療、維持期治療與中樞神經預防治療,為期約為2年至3年。第1階段的治療主力以高劑量化療為主。直到達成完全緩解的目標後,則可調降化療劑量並維持長期服藥以達鞏固治療的成效。


此外,所有病人都須接受預防性脊髓腔內化療注射以預防中樞神經的侵犯,而具有費城染色體突變者則可在療程中加入標靶藥物。此外,我國更是已經將微量腫瘤偵測(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簡稱MRD)納入治療指引,在化療期間,可根據癌童骨髓內癌細胞殘存量來調整化療強度,不僅有望視情況降低化療強度、減少副作用,也可以及早為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安排未來的治療方案。


▲兒童癌症基金會在科教館舉辦小型展覽,邀請民眾參觀。(圖/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長新冠該知道的事! 《NOW健康》長新冠專題1次整理
▸40歲視力模糊是近視加深? 醫曝:有這些症狀恐白內障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