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重症MIS-C症狀兒童!有4人住院中 最小個案才2歲

1795
陳郁茹 報導
5例重症MIS-C症狀兒童!有4人住院中 最小個案才2歲
▲針對5名有MIS-C症狀的孩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分別加以說明。(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本土Omicron疫情大流行,今(11)日新增7萬9598例本土個案、446例中重症個案、211例死亡案例,令許多家長擔心的是,在重症個案當中有5例兒童有孩童多系統炎症徵候群(MIS-C),年齡分布為2歲到10歲,其中4人仍在住院治療中。


▲指揮中心指出,MIS-C是確診後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好發年齡以6至12歲居多。(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關於5名MIS-C兒童病情 指揮中心今說明


針對5名有MIS-C症狀的孩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第1例為2歲女童,5月12日確診,6月3日出現持續發燒、頭痛、耳痛、腹瀉、嘔吐、腹痛、大腿疼痛、結膜發紅、草莓舌、嘴唇乾裂發紅,診斷MIS-C,6月6日收住院,病況改善治療中。


▲針對5名MIS-C症狀孩童的病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今日在記者會上進行說明。(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羅一鈞指出,第2例為4歲男童,5月5日確診,6月6日出現持續發燒、嘔吐、頸部淋巴結腫大、腹痛、嘴唇發紅、喉嚨發紅等,當天收治住院,病況改善。 第3例為6歲男童,5月5日確診新冠,6月2日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持續發燒、四肢紅疹、嘴唇腫脹、結膜發紅、喉嚨發紅等,6月6日收治住院,診斷MIS-C併休克,經治療病況已改善。


羅一鈞說,第4例為8歲男童,4月20日確診新冠,5月19日出現持續發燒、胸痛、腹痛、活力及食慾下降口腔粘膜乾燥、結膜發紅、扁桃腺紅腫、頸部淋巴結種大等,5月22日住院診斷MIS- C合併闌尾炎,病況好轉,5月31日已經出院。


▲關於MIS-C6大相關症狀,指揮中心提醒家長多多注意。(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針對第5例兒童情況,羅一鈞描述,患者為10歲男童,5月1日確診新冠,5月31日出現持續發燒、頸部淋巴結腫痛、胸痛、腹痛、腹瀉、手腳出疹及四肢水腫、結膜發紅,6月4日收治住院,診斷MIS-C併休克,病況改善治療中。


5至11歲兒童接種新冠疫苗 建議1、2劑間隔4至8週以上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於10日下午召開,會中就5至11歲兒童2劑COVID-19疫苗接種間隔與是否建議不同廠牌可以交替使用、醫療工作人員第2次追加劑(第4劑)接種建議等議題進行討論。


▲指揮中心建議,5至11歲兒童要接種新冠疫苗,第1劑與第2劑間隔至少4至8週以上。(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針對5至11歲兒童COVID-19疫苗接種建議,莊人祥說明,目前國內正處於Omicron變異株社區流行階段,建議5至11歲兒童應完成2劑疫苗接種,以降低染疫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經參考疫苗臨床試驗結果及各國疫苗接種政策,兒童第1與第2劑疫苗應間隔4至8週以上。


此外,莊人祥指出,基於目前尚無兒童族群以不同廠牌COVID-19疫苗完成基礎劑接種之安全性及有效性數據,建議兒童族群以同廠牌COVID-19疫苗完成2劑接種。惟特殊情形(如第1劑接種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指揮中心評估疫苗供應情形等)下,可以不同廠牌疫苗完成2劑接種。


醫事人員接種第4劑 建議與第3劑間隔5個月


關於第4劑疫苗接種,指揮中心提到,考量國內正處於Omicron變異株社區流行期間,為提升醫療工作者對於COVID-19之免疫保護力,並使珍貴疫苗資源有效運用,建議「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第1類醫事人員(包含醫事執登人員及醫事機構非醫事人員)」可評估自身染疫風險與意願後來接種。


指揮中心透露,如第1類醫事人員經評估自身風險後有意願接種疫苗,建議與第3劑(第1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 


指揮中心強調,疫苗接種為防疫工作重要一環,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目前各廠牌疫苗供應充足,後續將依專家建議,規劃相關接種作業。


▲指揮中心宣布,自6月13日起,快篩實名制不需要分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另外,指揮中心宣布,在快篩實名制方面,自下週一(6/13)起民眾持健保卡至藥局購買快篩試劑,已無雙號分流限制。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快篩實名制每天供應40萬份,但現在一天只售出10萬份,因此,取消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分流制度。


更多NOW健康報導
▸染疫康復者整合門診近8百人掛號 9類長新冠症狀1次看
▸端午太放粽慘遭胃食道逆流襲擊! 專家建議保胃這樣做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