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台中報導】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今(8)日表示,收治1名由外院轉來的女嬰,年僅1天大、有右小腿骨折狀況,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檢查後發現嬰兒鈣、磷、鎂、副甲狀腺、肝腎功能皆正常,但是維他命D嚴重缺乏,診斷為「新生兒佝僂病」。由於現在足月新生兒佝僂病而造成的骨折非常罕見,進一步檢查發現其母親的維他命D也嚴重缺乏。
早產兒出現佝僂病機率高 嚴重恐影響一生
林鴻志說明,新生兒佝僂病(Neonatal Rickets)是指骨骼軟化和弱化,通常是極度和長期缺乏維生素 D造成。由於胎兒期骨骼礦物質的沉積發生在懷孕晚期,早產會中斷此過程,導致早產兒出生後面臨骨骼健康的問題,而極低體重的早產兒較易從尿中排出過多的磷,維生素D不足也間接造成鈣磷的吸收不夠。至於足月新生兒的佝僂病通常是因為母親的維他命D缺乏所造成。
關於新生兒佝僂病的症狀,林鴻志指出,嬰幼兒期可能出現呼吸困難、骨折、驚厥、活動受限、畸形癒合、發育遲緩等症狀,將影響一生的骨骼健康,目前可透過檢驗血中的鈣、磷、鹼性磷酸(Alkaline Phosphatase)以及超音波、X光影像來診斷嬰兒是否有此狀況。
預防孩子得病 從孕期補充營養開始
如何防治新生兒佝僂病,林鴻志透露,母親孕期營養攝入或日曬不足,與孩子出生後骨礦物質含量減少及骨折風險增加密切相關,因此,孕期需要積極預防和治療妊娠期的慢性疾病。胎兒期骨礦化主要發生在妊娠末3個月,母親在孕期需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D、鈣、磷等營養劑的攝入,每天應服用綜合維他命補充維生素D(約10微克/天),平均每天鈣攝入量可達到1000至1200mg,包括孕婦配方奶、豆製品、蝦、貝類等,如不能經常食用乳製品則可考慮服用鈣劑。母子每日都應適度日曬30分鐘以上。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指出,足月新生兒的佝僂病通常是因為母親的維他命D缺乏所造成,建議媽媽孕期期間要注意營養攝取。(圖片來源/ingimage )
當孩子出生後,為避免患有新生兒佝僂病,林鴻志強調,家長要注意嬰兒出生後早期營養照護,避免骨質流失。母乳餵食的新生兒應補充維生素D 。喝母乳的早產兒,當母乳餵食量達到50~100ml/Kg/day時,應添加母乳添加劑來哺餵;無法哺餵母乳者,可使用營養強化的早產兒配方奶,並補充維生素D,以改善短期骨礦化,避免骨質流失。
此外,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所有早產兒需額外補充維生素D至少400IU/day,如果相關指標異常時應補充維生素D不少於600IU/day,達到25-OH維生素D血中濃度>30ng/ml。
保護新生兒骨骼健康 被動運動很重要
林鴻志提醒家長,對於具有新生兒佝僂病風險的新生兒,可以每天進行溫和的被動運動10分鐘,通過對骨骼及關節的適度機械牽拉可讓骨負荷增加,使成骨細胞活動增強,促進骨的形成,稱為「骨骼對機械性使用的結構適應」,可以改善骨強度和預防新生兒佝僂病的發生。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指出,新生兒佝僂病症狀不易發現,且進展無聲無息,卻會導致短期及長期不良後果,甚至危害孩童一生的健康,呼籲新生兒父母,平時可透過營養措施、生活方式及適當的運動和日曬,照顧孩子的骨骼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高溫悶熱妹妹分泌豆腐渣 使用陰道栓劑遇月經怎麼辦?
▸減肥復胖飢餓感惹禍 縮胃曠腸調節腸胃荷爾蒙終結肥胖
延伸閱讀
-
寶寶發育要靠它!有3成孕婦都缺乏 國健署列迷思宣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273維生素D是媽媽懷孕期間不可缺少的關鍵營養素之一,其有助於胎兒骨骼及牙齒健康的發育,但根據國民健康署106至108年「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結果,我國20歲以上懷孕婦女之維生素D缺乏的比率為30.2%。 -
確診孕婦生下健康男嬰! 恩主公醫院增設產婦專責病房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441恩主公醫院醫護團隊現已設置產婦專責病房,配有胎心音監測器、血壓計、分娩台與新生兒處理台等等產房需有的完整設備,希望能在疫情嚴峻之際,讓每一位孕產婦能安心地分娩,讓寶寶能安全地出生。 -
維生素D不足染疫機率高? 醫揭「3族群」要適量補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80新冠肺炎(COVID-19)的大流行至今仍見不到曙光,每日的確診人數越來越高,到底有沒有營養素能夠提高免疫力,降低染上新冠肺炎的機率?就算不幸染上了,怎麼做可以降低嚴重度?在眾多營養素當中,許多專家認為維生素 D(Vitamin D)最有潛力。 維生素D是什麼?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是人體唯一可透過曬太陽產生的營養素,當肌膚接觸到特定波長的紫外線 -
這款藥物有風險? 研究發現:父親使用易生出缺陷孩子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411有研究指出,有服用常見的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的男性,如與另一伴生育嬰兒,將增加其孩子天生缺陷的風險。 -
「食物明星賽」秀國人討厭食材 抗疫營養素你吃對沒?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1336「食物明星賽」調查發現大蒜、油條、榴槤則是國人最挑食的蔬菜、全榖雜糧、水果類食物;網友討厭的香菜、芋頭卻不在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