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台灣的智慧醫療正快速發展,2019年以前,只有21個AI產品通過美國FDA的認可,且其中的20個都是歐美國家,台灣是第21個,也是亞太地區第1個。這項AI產品主要運用於醫療影像中的電腦斷層(簡稱CT),它可在短短30秒內以95%的準確率偵測腦出血、其他腦部異常,可以快速應對急診室的緊急狀況、降低醫學中心病人候診的時間、補足區域醫院非專科醫師與專科醫師的差距等,其產品除了通過美國FDA,還有台灣、日本、東南亞等多國的FDA,可謂「國內影像AI的急先鋒」。
台灣AI影像解決急診問題 流程提升3小時
該產品是出自國內新創公司「愛因斯坦人工智慧」(Deep 01),公司創辦人暨執行長周仁海說明,醫療影像分成4大類,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簡稱CT)、核磁共振,腦部CT又可占所有電腦影像量的4成。而Deep 01的產品正是負責這部分。一般來說腦部CT應用場景主要是來自急診室,會需要用的為腦中風、腦外傷的患者,均是與神經有相關,因此通常都是數量多且緊急的情況下需要,為解決此需求,Deep 01開發的AI軟體可以在30秒內以95%的準確率偵測腦出血、出血區域和其他腦部異常狀況,讓急診流程提升3小時。
周仁海指出,Deep 01的產品如運用在醫學研究中心跟醫院又有不同的價值,像是在醫學中心病人人數較多,導致醫師無法及時去看影像,但腦部問題通常是很嚴重的狀況,有很高的癱瘓率跟死亡率,因此他們的產品可以做異常通報,在病人拍好CT時立即偵測,如有異況便通知醫師處置,可大幅降低死亡率,也能減少病人候診的時間。
此外,周仁海補充,Deep 01的產品若運用在地方醫院跟區域醫院,主要是做輔助診斷的工作,因為區域醫院跟地方醫院缺乏類似神經外科、放射科等專科醫師,AI可以彌補此差距,加上醫師有時候工作好幾個小時,他的準確率、注意力會下降,但AI畢竟是機器,可以工作20幾個小時都沒問題。
周仁海堤到,目前產品已經銷售給近50家醫院,且不只有國內還有國外的醫院,未來也希望可以多多擴展市場。
創辦人看好台灣人才 有機會做到全球領先
周仁海透露,產品在拿到美國FDA時,公司只有7個人,對比其他亞太國家團隊超過百人的規模都無法拿下,他們卻做到了,美國跨國綜合公司GE的高層主管曾告訴他,覺得這是個奇蹟。但周仁海並不認為,他覺得國內有很多IT、醫學人才,在數位健康領域台灣非常有機會做到全球領先。
周仁海指出,其實愛因斯坦人工智慧還有1位創辦人是台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王奐之,他們倆是求學時的同班同學,畢業後他進入台大電機系,而王奐之則唸台大醫學系,剛好兩位共同創辦者就是ICT加上AI智慧醫療的組合,他們可以用比較少的人力做出世界級的產品,其最大優勢就是執行力及學習能力,他認為軟體公司持續帶動全球數位化浪潮,於生醫產業轉型方面也將扮演關鍵角色。
更多NOW健康報導
▸你吃的圓鱈、扁鱈是「鱈魚」嗎? 食藥署教你如何辨別
▸排便不順嗯嗯太過用力嗎? 醫示警:小心引發腦出血!
延伸閱讀
-
早期篩檢助抗肺癌!醫院與國健署合作 籲2類人快檢查
癌症新知 / 肺癌1322為改善肺癌高死亡率的現況,衛福部國健署提出了「肺癌早期偵測計畫」,與放射線醫學會、肺癌學會、胸腔重症醫學會、胸腔外科醫學會聯手共同推廣肺癌高危險族群進行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肺癌篩檢,以期提早發現肺癌,有利醫師進一步治療,降低肺癌患者死亡率。 -
成大醫院打造AI智能實驗室!24小時上機 加快治療速度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521成大醫院引進了具備24小時上機優勢的「微生物檢驗自動化設備與影像掃描系統」,於7月架設完成,預計9月正式上線,可大幅提升檢驗效能,加快黃金治療速度。 -
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腦出血開刀 腦中風保命3口訣快熟記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386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7月11日晚間餐敘時,疑似因腦出血中風,據了解,蔡突然往市長柯文哲身上倒了過去,而柯第一時間就問,「你左手舉得起來嗎?」,發現蔡無法舉起手、講話遲緩,立即送醫。 -
利用AI篩選!患者做癌症檢查 可縮短1小時內拿到報告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370病人DNA中的生物標記物可以精準地標示出癌症或是其他疾病的亞型,更能有效的為檢測與治療開啟一條康莊大道。但是,通過基因組篩選來尋找這些生物標記物是一個艱鉅的過程,需要靠額外的測試或基因定序來完成。 -
巴金森氏症病人執行深腦刺激術醫材 6月起納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513健保署日前召開「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定會議(特材部分)」,通過針對巴金森氏症病人執行深層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所需之立體定位手術醫材套組(包括基準點標記物、植入管套組及微目標電極等3項)納入健保,全年挹注0.22億點預算,並自今(2022)年6月1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