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疫情之下,民眾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攝取均衡又適當的食物來提升抵抗力也很重要。對於即將到來的端午佳節,國民健康署從中醫養生觀點,提供3種營養又簡單的創意作法,讓大家在家防疫也能輕輕鬆鬆DIY包粽。
防疫包粽有重點 3款健康配方提升保護力
一般傳統肉粽,常使用花生、五花肉、鹹蛋黃等熱量高、纖維量低的食材,容易造成民眾腸胃道不適、增加體重和身體負擔問題。國民健康署依國人飲食的習慣,利用全榖及未精製雜糧設計3款健康粽,配方如下:
▸第1款:雞肉五穀粽(南部粽):以雞肉代替高脂五花肉,加入夏季健脾養胃的白山藥、蓮子,好消化又可以提升保護力。
▸第2款:紫米紅薏仁粽(北部粽):以北部在地綠竹筍搭配紫米、紅薏仁等鐵質、維生素B群含量豐富,有保健神經系統、增強抵抗力。
▸第3款:米豆藜麥素粽:運用植物性蛋白價值高的豆皮、毛豆仁,搭配含單元不飽和脂肪的苦茶油烹煮及含薑黃素的咖哩粉,有抗氧化的功效。
國民健康署表示,不要小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紅豆、綠豆、薏仁、蓮子、蓮藕、芋頭、栗子等全榖及未精製雜糧,它們都具有預防和改善慢性疾病、維持健康體位、調整腸胃機能等功效;研究指出各項不健康飲食行為中,全榖雜糧攝取量過低,所造成的疾病負擔最大,若能提升攝取量,對於降低疾病風險是最具效益的。
▲國民健康署提供3款健康粽的配方,民眾可採用全榖及未精製雜糧取代傳統食材,讓粽子吃起來營養又健康。(圖/國民健康署提供)
另外,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山藥、蓮子、薏仁、蓮藕,可以健脾養胃、清心消暑、還能強化免疫系統,適合夏天食用;而紫米、紅藜麥、五穀米富含植化素,可清除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全榖及未精製雜糧中的維生素B群、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亦能維持身體機能及強化腸道健康,可說是好處多多。
料理步驟很簡單! 吃粽3妙招健康無負擔
為了節省民眾包粽子時的繁瑣與冗長的程序,國民健康署邀請百萬網紅Amy分享簡單、快速料理的方法,大家可以將蒸煮熟的全穀雜糧拌入炒料的醬汁,鋪於粽葉上,放上炒好的餡料,再鋪上一層全穀雜糧及表面一層的炒料,蓋上粽葉,用蒸爐或電鍋蒸熟,就完成美味又具粽葉香的粽子。
國民健康署提醒,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的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部脹氣等消化不良情形發生,食用時應細嚼慢嚥,適量攝取,搭配吃粽子3妙招「分享不過量」、「搭配蔬果才均衡」、「少醬料少負擔」,讓民眾開心過端午,吃粽健康少負擔。
更多NOW健康報導
▸確診者罹患「長新冠」疲倦上身 別輕忽染疫身心後遺症
▸全國5千學校停實體課!在家上網課 學童視力怎麼顧?
延伸閱讀
-
兒少自殺5年來增加5倍 家扶:心理健康也要定時健檢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299家扶基金會《兒少對自我心情認識和抒發方式調查》發現,國中生有負面情緒比例高於其他兒少學齡層。 -
科教館「BeTWeen23」展覽 邀你探索自己的身體城市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338為了將精準健康教育向下札根,期盼台灣的孩子與世界脈動接軌,TPHA攜手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與台科大設計團隊共同合作辦理「BeTWeen23精準健康科學教育展」,展期為即日起到10月31日,期間免費觀展。 -
童綜合醫院用講座慶祝父親節 邀孩子關照父親骨骼健康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1273今日(8月8日)為父親節,近日台中市童綜合醫院為了照顧爸爸們的健康,並促進親子間的感情,與童傳盛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大手牽小手 骨骼健康好棒棒」父親節活動,結合童綜合醫院骨質疏鬆照護中心進行現場衛教,共有50多名大小朋友到場,希望參加者都能更加認識骨骼保健重要性,並家人們共度歡樂的時光。 -
10大死因多與它有關!量腰圍可預防 這族群尤其要注意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1441國民健康署109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民眾中,超過6成腰圍過粗,且有代謝症候群。 -
2021年網路性侵案逾9百例 青少年上網交友注意4要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414現在「交網友」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然在南韓「N號房」事件被揭發後,大家都應對於網路交友更多一點警覺,特別是青少年。暑假期間,不少青少年朋友想規劃出遊,但礙於疫情,只好選擇在家上網、追劇或玩線上遊戲,但網路交友陷阱多,許多青少年遇到誘惑不懂拒絕,遭遇危險的機會也相對增加,因此與網友相約見面,縱使新鮮有趣,還是要把自身安全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