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不少地方有公共使用的血壓計,像是運動中心便有一台可供大家量血壓。實際上,在運動後量血壓,或是一手量血壓,一手滑手機,這些都會造成測量不準確。該如何正確量血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告訴你
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高居第7位,其他與高血壓相關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變等也都名列十大死因之一,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狀況的重要。心臟將血液運送至全身動脈血管所產生的壓力稱之為血壓,當心臟收縮能力或者血管阻力改變時,就會影響血壓的高低,血壓長期的升高常暗指血管阻力增加,最常見的原因即是血管動脈粥狀硬化造成的管徑狹窄。高血壓的盛行率隨著年紀增長而上升,更受到肥胖、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家族基因遺傳、抽菸與喝酒的影響而增加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李孟澤表示,國際上常見的高血壓定義為診間測量的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但由於診間血壓易受到環境與白袍症候群的影響,目前認為居家測量的血壓更能有效代表真正的血壓狀況,根據最新的專家共識,若在家中於兩個以上不同的時段測量到至少兩次以上的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0mmHg,則很有可能有高血壓的問題。為了準確獲得血壓數值,如何正確測量血壓是不容忽視的學問。在血壓測量前、測量中與測量後分別有以下要點:
測量前
▸準備合格認證且定期校正的電子血壓計及尺寸正確的壓脈帶。
▸測量前30分鐘內避免進食、攝取咖啡因、運動或抽菸。
▸排空尿液(先上廁所),於安靜暖和的場地靜止休息至少5分鐘。
測量中
▸移除上臂的覆蓋衣物,保持平坦,手臂支撐於桌面。
▸靜止坐直在靠著椅背的椅子,不說話,不使用手機。
▸不要翹腳,雙腳平放於地板。
▸壓脈帶綁於手肘上方1-2公分處,中央對齊心臟高度,鬆緊適中。
測量後
▸測量雙手,選擇較高的數值,之後固定量血壓偏高的那一側。
▸測量至少兩次,兩次間隔1-2分鐘,取平均值;一天內選擇至少兩個不同時段測量。
▲北市衛生局用圖片說明如何在家量血壓。(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一般民眾可遵循722(請量量)原則:連續量血壓「7」天;每天量「2」回,包括起床後1小時內且吃飯吃藥前,以及入睡前1小時內;每回至少量「2」次,中間間隔1到2分鐘,再取平均值。李孟澤指出,由於高血壓初期往往沒有顯著症狀,定期的篩檢有助於高血壓的及早發現,目前建議18歲以上的成人應該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高風險族群則可以提高頻率。透過正確的方式定期在家測量血壓,才能及時偵測隱藏的危險,如有異常發現,也能第一時間尋求家庭醫師的協助,討論高血壓的控制,獲得妥善的介入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確診者如何視訊診療?怎麼找診所? 整理包手把手教學
▸染疫幼童重症及致死率莫輕忽 兒童疫苗怎麼選?專家說
延伸閱讀
-
降血壓藥「血平佳錠」主成分含量不足 回收2批38萬顆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445食藥署在今(3)日宣布治療高血壓的藥物「血平佳錠」(SHPYNJA TABLETS "C.M.")因為設備變更後,未通過業者自訂的連續3批製程確效目標,產品品質有疑慮,需回收。 -
醫建議降壓6守則!高血壓病友可吃這物 維持血壓穩定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64國人平時吃得好、重口味,又缺乏運動,導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根據公衛界估計高血壓病友超過5百萬,成為人數最多的疾病。許多上了年紀的人認為,吃低鈉鹽可以預防血壓惡化,這是真的嗎?高血壓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低鈉鹽不僅提供鉀,且鈉含量只有食鹽的一半,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是不錯的替代品。 -
擴大不孕症補助!蘇揆金句「3個有裁判」 預算無上限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320為了增加不孕夫妻生育願望並減輕進行試管嬰兒之經濟負擔,行政院拍板從2022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所有的不孕夫妻。 -
睡覺不關燈小心變胖?研究:燈光影響睡眠 慢性病纏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90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發現,讓臥室保持黑暗不僅可以幫助您睡個好覺,而且可以顯著降低出現肥胖、高血壓、糖尿病3大健康問題的機率。 -
電子病歷上雲法規本月上路 為擴大遠距醫療跨出第1步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326衛福部日前公告《新版醫療機構電子病歷製作及管理辦法》(電子病歷上雲法規),未來通訊診療將成為醫療的常態,提高就醫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