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整理報導】隨著科技蓬勃發展,智慧醫療受到外界看中,許多ICT產業公司紛紛投入資金,打算瓜分大餅,但讓醫院接受AI新科技真的容易嗎?
智慧醫療很難發展成功? IBM和google皆失敗過
智慧醫療的確有很大的趨勢及願景,但發展順遂不是容易的事情,宏碁智醫總經理許銀雄舉例,「IBM Watson Health」曾發出1篇報告指出,2010年至2015年花了約150億美金(台幣約4448億)投入研發智慧醫療產業,但今年卻聽說以100億美金(約2965億台幣)賣出了公司。此外,「Google Health」在2018年曾發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AI 掃瞄 」智慧醫療專案,但在與泰國公共衛生部門合作後,卻發現效果不如預期,反而增加病人看診的流程。
許銀雄認為,像「IBM Watson Health」這麼知名的公司,投入大量資金與金錢去發展智慧醫療,最後卻半途而廢,可見其產業不一定花很多錢就能獲得成果,中間發生的問題很值得省思。而像「Google Health」案例也可再次證明,資金多;技術好,在智慧醫療上也不一定可以成功。
醫院接受AI產品不易 研發應以人為本考量
許銀雄坦言,醫院是一個白色巨塔,它的體系比較封閉,有許多院內處理的方式與程序,加上醫院是醫治病患的地方,處理的事情和生命有關,分秒必爭,不太能容許任何錯誤。而每間醫院都有許多醫師專家,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即使你有很好的技術與產品要推銷到醫院去,也不一定可以成功。
該如何成功向醫院成功推廣AI產品?許銀雄以宏碁智醫研發用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的產品為例說明,他們當時在開發產品時,先依序研究了醫院糖尿病患收治的單位、遠底鏡拍攝的單位、底鏡圖判讀的單位、哪間醫院哪位醫師診斷決策、後續處置的作法,並實際到醫院去走訪,了解醫院生態。他說,即使系統植入醫院,但病人不買單,也是枉然,要將產品打入海外市場也是同理。
許銀雄強調,在開發產品時最重要的是要以人為本,讓產品對病人、醫師、醫院3者產生價值,為客戶創造價值才有價格,也才更有機會談利潤。另外,他也建議大家,在研發產品錢可以參考施振宏先生前幾年做的新微笑曲線,先考慮清楚使用者的產品體驗、行銷方式,再來著手要開發的技術。
▲宏碁智醫總經理許銀雄建議研發者,在開發產品前可以參考新微笑曲線,先以使用者心態去考慮,再來著手研發。(攝影/詹舒婷)
最後,許銀雄表示,智慧醫療從技術開發到醫院推廣再到海外運用,這是很漫長的過程,希望未來可以攜手上中下游廠商合作,並期待它成為台灣重要產業。
更多NOW健康報導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沒確診能服用清冠一號嗎? 中醫示警錯誤使用恐反效果
延伸閱讀
-
利用AI篩選!患者做癌症檢查 可縮短1小時內拿到報告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265病人DNA中的生物標記物可以精準地標示出癌症或是其他疾病的亞型,更能有效的為檢測與治療開啟一條康莊大道。但是,通過基因組篩選來尋找這些生物標記物是一個艱鉅的過程,需要靠額外的測試或基因定序來完成。 -
AI判斷腦出血只要30秒!準確度9成5 獲多國FDA認證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449這項AI產品主要運用於醫療影像中的電腦斷層(簡稱CT),它可在短短30秒內以95%的準確率偵測腦出血、其他腦部異常,可以快速應對急診室的緊急狀況、降低醫學中心病人候診的時間、補足區域醫院非專科醫師與專科醫師的差距等,其產品除了通過美國FDA,還有台灣、日本、東南亞等多國的FDA,可謂「國內影像AI的急先鋒」。 -
疫情加速數位醫療轉型 ICT智慧醫院成為趨勢指日可待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366華碩全球副總裁張權德表示,疫情是醫療界很大的挑戰,不過它卻讓遠距醫療、人工智慧醫療、個人化醫療更蓬勃發展,加速數位醫療的轉型,未來ICT智慧醫院已是不可逆的方向。 -
台大與廣達打造智慧醫療 運算效能等同8千台電競桌機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507電腦運算能力愈來愈強,除了成為軍武必勝的關鍵之外,也大幅提高「智慧醫療」的可能性、可盡興。廣達電腦所捐贈台大「人工智慧運算使用專區」舉辦揭牌儀式,宣布正式啟用,希望將智慧醫療打造成台灣第2座護國神山,大幅提高醫療品質。 -
研華智慧醫療打造越南首家智慧醫院 預計6月正式啟用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509研華公司與越南泰和綜合醫院(Thai Hoa General Hospital),於8日舉行策略性合作簽約儀式,宣示共同打造越南首家最大規模、最全面進行數位轉型的智慧醫院,預計於2022年6月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