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國內疫情嚴重,單日確診人數居高不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表示,鑒於國內社區疫情持續擴大,為保全醫療量能,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
關於調整的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指揮中心說明如下:
▸醫院:中/重症、出生未滿3個月且有發燒、及因其他疾病經醫師評估有住院治療必要之確診者,收治住院。
▸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年齡70歲(含)以上、年齡65-69歲獨居、懷孕36週(含)以上、出生3-12個月且高燒(>39度)、或無住院需要但不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
▸居家照護:年齡69歲(含)以下,且符合居家照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採居家照護。不符合居家照護健康條件之無症狀/輕症確診者,如本人或法定代理人要求希望採居家照護,經醫療人員評估後,得採取居家照護。
▸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綠色通道:為提供收治於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的高風險確診者(例如懷孕36週(含)以上、出生3-12個月且高燒超過39度者等)之緊急就醫需求,設置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緊急後送就醫綠色通道,提供緊急生產及兒童等就醫需求,以保障病人安全。
▸醫院下轉原則:經醫師評估已無住院醫療需求,且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得由醫院先行安排出院;未符合解除隔離條件者,倘符合「COVID-19 確診個案居家照護管理指引及應注意事項」居家照護之健康條件,則下轉返家進行居家照護至隔離期滿;若未符合居家照護之健康條件者,則下轉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確診者所需「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解除隔離治療通知書」或「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處所隔離通知書及提審權利告知」等行政表單,得由醫院通知衛生局補行開立。
▲指揮中心今日宣布,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呼籲,請地方政府及醫療機構配合落實執行社區確診病例輕重症分流,加速病床周轉率,以確保醫療量能。指揮中心未來將持續視疫情變化滾動式調整確診病例照護措施,以兼顧病人安全及醫療量能。
更多NOW健康報導
▸突發性耳聾幾乎發作於單耳 錯過黃金治療期恐喪失聽力
▸沒確診能服用清冠一號嗎? 中醫示警錯誤使用恐反效果
延伸閱讀
-
社區診所發放家用快篩增37據點 時間延長至12月31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表示,考量目前國內COVID-19疫情逐漸趨緩,但全球COVID-19疫情依然嚴峻,且變異株影響疫情回升之風險威脅持續存在,為持續保持警戒及加強社區監測,指揮中心將自2022年7月1日起再延長COVID-19社區加強監測方案至今年12月31日。 -
兒童MIS-C個案再添8例! 首例年紀最小僅7個月大男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2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30)日宣布新增38,942例本土病例,以及新增118例死亡。今日死亡個案中較年輕者為20多歲未接種疫苗的男性,有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在住院時發現兩側肺炎與低血氧,呼吸衰竭。住院時有給予瑞德西韋,最後仍因呼吸衰竭過世。而目前12歲以下兒童重症共有78例,其中MIS-C有23例。 -
本土+38846!死亡+118 20多歲男未打疫苗住院當日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3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30)日宣布新增38,846例本土個案,96例境外移入,118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死亡個案中最年輕案例是1名20多歲男性,無打過疫苗,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 -
輕症確診者狂咳5周以為後遺症! 就醫才知感染黴漿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4台中1名輕症確診者,咳了5個禮拜,以為是新冠肺炎後遺症,未料前往烏日林新醫院檢查後發現是黴漿菌感染,對此,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醫師賴永清表示,根據臨床發現,確診者如合併黴漿菌感染,恐會讓「長新冠」咳嗽症狀更加延長。 -
專責病房收治人數首度低於6千人 羅一鈞:疫情離高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9)日宣布新增42,112例本土個案,92例境外移入,85例死亡個案;另因本土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各級醫院可降低專責病房的開設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