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蘇淳閔/台北報導】近期台灣感染 COVID-19 確診人數大幅日增,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多所學校停課改為居家線上課程,許多企業也重啟分流、居家上班,這也讓許多民眾的心情隨著疫情變化大幅起伏。根據董氏基金會去年在疫情三級警戒期間所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民眾面對疫情變化與局勢,41%成受訪者感到「悲觀」,且情緒狀態以「擔心」占最多。
高達8成民眾同意 職場壓力影響身心健康
疫情不光是影響了民眾的日常生活,對上班族而言這也成為影響其工作狀態的壓力之一。根據美國心理健康協會(MHA)2021年以17家企業、11,300 名員工為調查對象所得出的結果,高達78%的員工認為職場壓力會影響自身心理健康,也增加罹患憂鬱和焦慮的風險。調查指出,每10個員工就有7個難以在工作集中精神,且只有不到一半的員工知道可以尋求心理健康資源的服務。
根據董氏基金會歷年「企業紓壓日課程」參與者的回饋資料,顯示上班族最常以「看電視/電影」、「聽音樂/唱歌」及「運動」等方式紓壓。然而這兩年來因應防疫規定,這些屬於「群聚」的活動也被迫減少、停止。運動量減少再加上長時間久坐,上班族如果沒有建立紓壓習慣以適度排解,壓力會持續累積,進而導致身心出狀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根據澳洲昆士蘭大學在2021年所發布的調查數據結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全球憂鬱症及焦慮症患者的比例大幅增加。葉雅馨提醒,在這樣充滿壓力、焦慮的防疫生活中,上班族及企業雇主須更重視職場心理健康促進,唯有員工們的壓力得以釋放,才能提升工作動力及效率。
如何釋放壓力? 每天記錄、培養興趣很重要
她建議上班族可使用「憂鬱檢測 APP」,了解並記錄每天的情緒,從中觀察自己整體情緒狀態,以改善負面情緒並促進心理健康,若發現情緒持續低落時,也能及時求助,即使是與親友視訊話家常,也是一種紓壓。或是趁此培養多元興趣。例如烘焙、繪畫、簡易手工藝等等。或透過運動、伸展肢體,甚至透過整理居住環境、辦公桌,靜下心在「斷捨離」的過程中與自己對話也能釋放壓力!
此外,董氏基金會也推出的「企業紓壓日」,提供轉念紓壓、運動紓壓及近年來相當受歡迎的手作紓壓。針對疫情期間,葉雅馨強調,企業除了注意居家上班同仁的工作載量、情緒狀態外,也可選擇辦理線上課程,將是幫助員工維持心理健康的解套。
*註:2022 年「企業紓壓課程」主題包含旅遊紓壓、夜夜好眠、斷捨離‧整聊的魔法、聽出心旋律、纏繞畫、療癒乾燥花、流動畫、辦公室健身操、拳擊有氧、彈力伸展操、護眼減壓、醒腦健髮及腰背放鬆術等等。
更多NOW健康報導
▸賽車教父廖老大自曝錯誤減重黑歷史 靠胃切手術瘦下來
▸腸胃藥列輕症居家照護常備藥 長期服用傷胃嗎?藥師答
延伸閱讀
-
本土+42112!死亡+85例 2名癌患未打疫苗因共病過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1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9)日宣布新增42,112例本土個案,92例境外移入,85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死亡人數是本月最低的一次,最年輕死亡個案為2名30多歲的男性,皆無接種過疫苗,本身都有癌症病史。 -
2歲童確診!高燒41度合併腦炎症狀 醫籲:打疫苗預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312歲的許小弟確診新冠肺炎,確診後第3天突然高燒至41度,出現嘔吐與痙攣,許爸爸緊急將他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抵達時心跳每分鐘達200下,意識模糊且呈現嗜睡無力狀態。抽血檢查發現前降鈣素(PCT)發炎指數高達17(正常值<2),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腦部有些微腦水腫,懷疑有併發腦炎跡象,當下立即住入兒科加護病房,後續在藥物治療下,PCT也降至正常範圍,腦壓恢復穩定,住院1週後許小弟康復出院。 -
本土+44379!死亡+103 30多歲男打過3劑仍不敵病毒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4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8)日宣布新增44,379例本土個案,49例境外移入,103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中重症中有1名1歲男童,有MIS-C症狀,而死亡案例中,最年輕的個案為30多歲男性,接種3劑疫苗,但本身有多重慢性疾病,最後病情惡化過世。 -
新冠確診者血栓風險高! 醫:這類患者2次染疫更嚴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32關於新冠病毒增高血栓發生機率的原因,侯盈仲醫師說明,病毒感染會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進而影響人體內皮細胞的抗凝血功能,促使血小板活化產生凝血,進而造成血栓的情況發生。 -
本土+28489!死亡+91降至2位數 30多歲女染疫共病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25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7)日宣布,新增28,489例本土個案、205例中重症個案(中症181例、重症85例)、91例死亡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