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市面上植牙價格不一,急著植牙卻沒做好功課,恐讓自己「健康與荷包兩頭空」。年過50歲的王先生,遇到這個情形,當時心急的他只以價格為考量,選擇了打著低價植牙廣告的醫師做治療,沒想到植牙後不到2年就開始狀況頻頻,不僅牙齦腫脹、潰爛,還出現植體鬆脫的現象,讓王先生只得另尋其他牙醫師自費重建。
低價植牙使用廉價植體省略正規治療步驟 等牙齦發炎潰爛重建更燒錢
市面上的植牙價位從5萬到12、13萬以上都有,擁有多年牙周病植牙治療經驗的鄭聖達醫師表示,像上述個案王先生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目前全台包含國外引進的植體廠牌共有上百家,由於各廠牌之間因為實驗數據的品質優寡價差也反映出植牙的良莠不齊。
坊間確實會有一些牙醫師為了吸引更多潛在病患,衝量而使用廉價的牙材,並打出低價植牙的廣告,病患在植牙後,或許短期內沒有太大問題,但2、3年後就開始出現各種狀況,病患不見得會在第一時間察覺,經常等到植牙發炎,骨頭破壞,牙齦發炎潰爛,症狀相當嚴重時才來治療。或是在他家檢查才發現植牙角度不佳,假牙設計不良。 一般來說,療程完整的人工植牙都需要耗費幾個月甚至1到2年的時間治療。鄭聖達醫師提到,費用較低的植牙有幾項原因:
1.成本低廉:使用低廉植體壓低成本,坊間實證報告或新興的廠牌臨床的長期報告較少,雖價格較低,但品質相對難控管。
2.醫師經驗較少:有些植牙經驗較少的醫師,為求短期內增加病患人數,利用人貪小便宜的心態,採取低價吸引病患前來植牙。
3.追求快速:犧牲合理的治療次數,求快速、簡單導致植牙的角度位置不理想,加上該補骨而不補骨,導致骨頭和條件在不理想的狀態下植牙,造成植牙的長期耐用度受到影響。
理想的植牙治療是需要縝密的診斷,像是牙周病患者或是齒槽骨流失嚴重的人,沒有獲得完整的治療,例如:沒先把牙周病先控制好,該處理的蛀牙和感染沒有解決,加上使用廉價的牙材,一段時間後自然會狀況不斷。
若因植牙失敗出現膿包或骨頭吸收,嚴重時還是要自費開刀取出感染的人工牙根。除了術式難度遠比植入高,病患的恢復和傷口也容易因為感染破壞變的更複雜。之後還是要清創感染區,視骨頭恢復狀況再重建齒槽骨,以及因為發炎喪失的角化牙齦。嚴重的話變成複雜植牙反而要歷時1到2年,最後再重新植入的人工牙根,整體重建流程耗時耗力。也影響到按常規治療醫生的後續需要再溝通解釋;這樣的狀況也影響到病患對正規治療人工植牙耐用的看法。重點是一開始沒做好,變成問題植牙,後續治療費用恐怕是患者起初植牙的2、3倍以上。
植牙技術與植體挑選有一套 做足功課找對合格醫師忌貪小便宜
鄭聖達醫師說明,全世界第1支植體是在1956年由瑞典教授成功將植體置入患者口中,手術後追蹤40多年仍舊牢固,就此改寫教科書中治療牙周病的方式,由此可見,瑞士、瑞典等老廠牌,是經由長時間的臨床研究、實證醫學討論,針對口腔骨骼變化、植體是否產生金屬疲乏等各種研究,才能製作出精良的植體,即使價格較昂貴也願意為了安全使用較好的植體。
鄭聖達醫師強調,植牙是一門相當講究技術與經驗的專業,醫師的技術與經驗、術前診斷、術中的咬合設計與零件調整、齒槽骨或植牙周邊軟組織重建、植牙品質等,都是影響植牙成敗的關鍵因素。有植牙需求的民眾,應在植牙前多與牙醫師,確認醫師對植體的專業解釋,了解醫生訓練學習的過程。除了醫師有無持續進修臨床的新知相關課程,參與國際交流的學術活動。患者的長期使用口碑推薦也是重要的關鍵。建議患者可以透過諮詢過程中,觀察多參與多詢問醫師對於植牙流程解說的專業度,以及觀看是否有長期成功的實際案例。
此外,植體使用的廠牌與價格直接相關,臨床使用品質較有保障的植體廠牌包含:瑞士Nobel Biocare(諾堡科)、Straumann(士卓曼),以及瑞典Astra Tech(亞士特)、德國Ankylos、美國Dentsply Sirona(登士派)、BioHorizons(百好)等,都是教學醫院會選用的植體廠牌,民眾在諮詢時也可以多加留意。
鄭聖達醫師提醒,最重要的還是民眾在植牙術前是否有做足功課,千萬不要以價格為唯一考量而隨意挑選牙醫師進行植牙療程。要知道,貪圖一時的便宜可能造成口腔健康的損傷,後續的植牙重建過程辛苦又傷財,健康與荷包的損失恐加倍奉還。
更多NOW健康報導
▸衛福部核准「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 中醫詳解適用族群
▸快篩試劑短缺!高嘉瑜盼開放「唾液快篩」 食藥署回應
相關部落格
-
人工植牙技術日新月異 科技輔助「植」得安心有保障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396牙科醫師鄭聖達表示,通常植牙前需經過評估是否適合植牙,例如糖尿病患傷口不易癒合、先天性免疫疾患以及骨質疏鬆症服用骨鬆藥物恐影響骨頭正常代謝,都可能造成植牙的併發症;再者,植牙安全關係到神經和血管,某些亞洲人和台灣人的牙床骨量比歐美病人少或較狹窄,植牙條件相對較差。 -
露齦笑容崩壞氣質 水雷射搭配貼片讓微笑曲線升級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111為什麼露出牙齦的笑容會有這麼大的差別?主要還是因為比例問題,牙齦露出太多除了讓人感覺突兀,也讓人感覺不美觀。牙醫師鄭聖達表示,一旦牙齦過度生長也很容易造成齒縫過大,露出笑容時也會因此而讓缺點放大,影響對方的第一印象。牙齦過度生長或是牙齦肉太多的原因,多半是遺傳或是天生等因素,有些人牙齦天生比較厚、上頷骨過度發育、牙齒過短牙齦過長等等的狀況,而暴牙是最常見的遺傳因素,這些都可能造成露齒笑時好印象毀於一旦。。 -
數位導板輔助植牙 精準定位不傷鼻竇及神經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638牙醫師鄭聖達表示,台灣植牙技術日益純熟,但植牙畢竟仍屬侵入性手術,使用高精度3D列印客製的醫療級數位植牙導引板,確實有效降低植牙失敗的風險。相較於傳統式植牙導板,其精準度提高,同時可以在軟體中透視組織,讓醫師更清楚骨骼深度、牙根和鼻竇、神經分布等,幫助醫師準確地將人工牙根植入事前所規劃的角度與位置,避免在過程中誤傷病患的鼻竇及神經,並縮短手術時間。 -
植牙貪快求便宜恐留後遺症 當心得不償失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910植牙能一勞永逸?熱愛電影的李伯伯日前在家邊看電影邊嗑花生,沒想到咬著咬著,嘴巴卻傳來「喀」一聲,隨後吃東西就感覺怪怪的,隔天就醫檢查才發現半年前隨意找醫師做的植牙斷裂了。其實,在臨床,像李伯伯一樣因不當植牙或術後照護不周所引發的後遺症案例並不少見。 -
老人掉牙很正常? 長輩缺牙損健康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5993誰說老人掉牙是正常現象?缺牙的數量嚴重影響長輩的健康,許多研究均已證實,長輩缺牙數較多,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記憶衰退等風險也隨之提升。老人缺牙有諸多原因,長期缺牙容易導致牙槽骨流失、萎縮,並牽連周邊健康牙齒,想要長輩健康長壽,首先要從口腔照護開始。
延伸閱讀
-
活動假牙只能吃軟爛食物 斷層掃描搭微創植牙樂享美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391徐慶雲醫師提到,植牙前都必須先由牙醫師檢查評估口腔及齒槽骨健康狀況、有無其他慢性疾病或服用藥物,確認健康條件充足才能採用此法進行手術,待3到4個月後,人工牙根穩定、傷口癒合,再進行第2階段療程,為病患裝上接頭和假牙,每次僅針對一側進行治療,以確保患者還有另一側牙齒能正常進食。 -
口臭不只尷尬! 牙周病不治療當心整排牙齒「害了了」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480呂睿庭醫師指出,牙周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口臭,細菌在分解食物殘渣時會釋出氣體,而唾液能夠抑制惡臭發生,不過一旦有蛀牙或牙周病,即使有唾液的幫助也沒有用。還有,牙周病患者通常會有牙齦萎縮的問題,食物殘渣在牙齦和牙齒之間堆積,細菌便會在此處孳生,但是唾液卻無法清除,因此就產生口臭。所以治療牙周病和口臭的前提是修復容易產生牙垢的地方,並且維持良好的清潔習慣。 -
防蛀牙、牙周病口腔清潔要做好 牙膏vs.漱口水比一比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485葛建埔醫師說,少部分牙膏含有藥用成分,屬於指示用藥,價格昂貴,每支約2、3百元,且無法在一般賣場販售。至於常見號稱可預防牙周病的牙膏,價格也不便宜,但效果就不如藥用牙膏來得好;有些人牙齒敏感,喝了冷熱水時,痠到不行,建議可以直接以抗敏感牙膏塗抹在齒頸部,並按摩1、2分鐘,1天2、3次,幾天下來就可感受到效果。 -
糖友合併嚴重牙周病 心腎死亡率比無嚴重牙周病多3倍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830牙周疾病與多項慢性疾病存在雙向關係,情況遠遠超過一般民眾所能想像。嚴重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其心腎死亡的風險比無嚴重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高出3倍。 -
植牙補骨攸關成敗! 纖維蛋白補骨技術療程時間可減半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705碧礽牙醫診所蔡杰倫醫師指出,通常植牙療程的失敗機率不高,不過一旦植牙前的清創手術沒做好,若殘留些微腐敗組織,這時進行補骨也會使得齒槽骨難以穩定生長,最後導致植牙失敗,因此找尋植牙經驗豐富的牙醫師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