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台中1名27歲簡先生身材高瘦,旁人總羨慕他吃不胖的體質,但他連續多天右胸突然劇烈疼痛,甚至影響呼吸,赴醫經X光檢查,發現左側肺葉大範圍無肺紋,確診為自發性氣胸,考量氣胸範圍大,有壓力性氣胸的風險,醫師緊急處理手術治療後平安出院,也提醒高瘦男子要提高警覺,一旦有症狀務必盡早治療。
氣胸分自發性和外傷性 原發性大多發生瘦高男性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謝逸安表示,氣胸是因為肺臟的肺泡破裂,使空氣透過破口進入肋膜腔內,造成肺臟被空氣壓迫,出現部分或完全塌陷;氣胸又可分為自發性氣胸和外傷性氣胸,其中自發性氣胸依據是否有肺部病史又區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的發生率為每10萬人中有9人,85%在40歲以下,多是瘦高男性,如身高182公分、體重63公斤的簡先生便屬此類。
謝逸安醫師指出,常見的繼發性自發性氣胸則可能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囊腫性纖維化、肺結核、肺癌,或是一些少見的罕見疾病,例如淋巴血管平滑肌肉增生症、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等病情進展,造成肺部組織脆弱而破裂,進而產生繼發性自發性氣胸。至於外傷性氣胸則與創傷有關,像是因胸部穿刺傷直接傷害肺臟,或是因胸部撞擊間接傷害,造成肺臟破損而導致氣胸。
出現這些症狀應注意 盡早治療避免併發症
謝醫師提醒,氣胸常見的症狀包括胸痛、胸部緊縮感,上述不適會因咳嗽或深呼吸加劇,半數患者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時更會造成壓力性氣胸,當肺臟塌陷範圍太大,會因換氣量不足而缺氧,甚至影響血液回流造成休克,如不緊急處理,恐有致命危險。
不過謝逸安醫師也說明,若氣胸面積小或症狀不明顯,可僅用氧氣治療,並持續觀察追蹤,當病患氣胸的面積大於15%至20%,或已出現呼吸困難時,才會建議胸管或引流管置入引流,以排出肋膜腔內空氣,待肺臟完全擴張,再拔除胸管或引流管,若胸管置入仍無法改善,下一步則要考慮使用肋膜沾黏法,或外科手術治療。醫師提醒,氣胸有時症狀不明顯,當出現呼吸困難或胸痛時,應盡早就醫、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嚴重併發症。
更多NOW健康報導
▸燕麥奶、牛奶、豆奶都有「奶」字 其中「非奶類」是它
▸「小胖老師」袁惟仁腦溢血變植物人 慎防出血性腦中風
延伸閱讀
-
打完第3劑胸痛忍5天險沒命! 就醫檢查確診嚴重肋膜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131這次的恐怖經歷讓劉先生不禁懷疑,前2劑新冠肺炎疫苗都沒有副作用,是否因為打第3劑疫苗的關係才引發的?他心有餘悸地分享,一開始出現「右側胸痛」並不以為意,以為是莫德納疫苗的副作用,胸痛像是被車子輾壓過的感覺,心想應該是施打疫苗後的副作用,先在附近診所拿止痛藥。服藥後胸痛仍未改善,持續忍耐到第5天,劉先生受不了疼痛加劇,開始擔心會不會是心肌炎,於是至烏日林新醫院檢查。 -
肺癌為10大癌症死亡率第1名 肺癌中「癌王」非它莫屬
癌症新知 / 肺癌1473彰化1名57歲的陳先生從事庭園造景工作,菸齡30年,菸癮最大時1天可以抽到3包菸,起初有喘不停、完全沒有聲音的症狀。於別家醫院接受氣喘治療2年多,都沒有太大的改善,沒想到卻意外被宣判小細胞肺癌末期,左上肺的腫瘤合併多處淋巴腺轉移,僅剩4個月的生命。 -
探親聚餐突胸痛到說不出話 主動脈剝離A型發作險猝死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450由於最近氣溫驟降,醫師也提醒,寒流一到,氣溫降低也會導致血壓容易飆高,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冬季血壓一旦控制不佳,就可能因血壓驟升而造成主動脈剝離,民眾務必注意自身的血壓變化。 -
瘦高男注意!15歲「自發性氣胸」少年 反覆發作險要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29自發性氣胸若是頻繁復發,大量氣體反覆進入肋膜腔,不斷壓迫肺臟及心臟,致使肺部完全塌陷、血液回流受阻,就可能演變為「張力性氣胸」,發生缺氧、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險。 -
不明原因胸痛再檢查已是罹癌 石綿危害潛伏40年後爆發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814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吳明玲主任指出,石綿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質,長期暴露於石綿可能會導致惡性間皮瘤、肺癌、喉癌、卵巢癌、石綿肺症(肺纖維化)、胸膜斑與瀰漫性胸膜增厚等,相關症狀可能為胸悶、胸痛、咳嗽、呼吸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