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許多紅麴、銀杏等健康食品號稱可以降血脂、預防失智,讓不少老人家趨之若鶩,但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提醒,並非每個民眾都適合服用這類保健食品,如有疑慮,建議拿著藥物(連同藥袋)及保健食品,尋求社區藥師協助。
張文靜表示,依照食藥署規定,紅麴產品中的monacolin K成分含量達到一定標準時,就可申請為具有調節血脂肪功效的健康食品,降血脂的效果不錯。但monacolin K成分與statin類降血脂藥的成分類似,兩者併用,將增強降血脂藥品的副作用,例如,導致肝、腎損傷、提高肌肉病變、橫紋肌溶解症等發生率,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痠痛、尿液顏色改變。
此外,紅麴也會與多種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即使服用時間錯開,仍有可能造成危害。像是其他降血脂藥品,如:gemfibrozil、niacin併用,可能會提高橫紋肌溶解症發生率。若與azole類抗黴菌藥物同時使用,則可能增加肝毒性及肌肉痠痛等副作用;要是與抗凝血藥品warfarin合併使用,可能影響凝血功能。
至於銀杏葉萃取物,食藥署以藥品管理,核准作為處方藥品的適應症為末梢血行障礙;如為指示藥品,適應症為末梢血行障礙之輔助治療。張文靜表示,銀杏葉萃取物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抑制血液凝集等效果,如與抗凝血劑(warfarin)、抗血小板藥品(aspirin、clopidogrel)和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劑(NSAID)併用,可能會出現交互作用。
此外,如持續服用「銀杏葉萃取物」保健食品,恐增加手術出血的風險,例如,拔牙就可能血流不止,張文靜提醒,在術前務必告訴醫師,於手術前7天停止使用。
含紅麴及銀杏葉萃取物的保健產品,易與許多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張文靜表示,民眾很難一一辨識,建議拿著醫療院所的藥袋,以及保健食品,至社區藥局,請藥師提供專業意見。
更多NOW健康報導
▸小中風很可能是中風前兆! 醫學定義小中風有3個條件
▸燒仙草含「嫩精」安心吃? 毒物專家:更應該注意這個
延伸閱讀
-
春天忽冷忽熱!血循不良恐致腦中風 血管保彈性這樣做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95全能家庭醫學科診所院長陳鴻文指出,最近適逢換季時節,劇烈氣溫變化特別容易誘發血管病變,尤其慢性病控制不當,天氣一變很容易發生致命性的缺血性腦中風。由於動脈粥狀硬化,血流供應不良造成血管阻塞,患者可能出現血壓飆高、激烈頭痛、臉嘴歪斜、肢體無力、偏癱、暈厥,若未即時送醫打通血管恐有生命危險。 -
春天溫差大慎防腦中風危機 醫師提醒4類高危族群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07為何溫差大與腦中風的發生率相關?侯盈仲醫師解釋,因氣溫變化會誘發血管收縮,使得血壓高低起伏,當血壓急劇變動,可能讓硬化的血管斑塊剝落;若腦血管原就狹窄或曾發生腦中風的病人,易因血管收縮造成腦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
有用這款降血脂藥嗎? 29萬顆主成份含量不符限期回收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1495正服用降血脂藥物的民眾請注意,拿出藥袋,看看是否服用這款被食藥署要求立刻下架的藥物「十全柔脂膜衣錠20毫克」。食藥署抽驗發現,此批號為04262的該藥主成分含量測定結果未符合原核准規格,約29萬顆需回收。 -
家有失智症患者恐增經濟負擔 平日應做好末梢血循保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639仁愛神經內科診所施信安醫師說明,失智症因不當飲食習慣、年齡增長,逐漸帶來腦部氣血循環減弱、引起的腦部氧氣與營養供給不足有關,常見症狀有忘東忘西、不記得昨天或幾天前旁人說過的話,或反覆詢問同一件事,如忘記藥物吃過沒?嚴重甚至忘記曾經吃過午餐或晚餐等。 -
健忘是失智前兆? 專家:大腦末梢血循不良失智率更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69針對血管性失智症該如何預防呢?詹求孚醫師指出,大腦屬於末梢血液循環的一部份,若想增加腦部血液循環,避免腦細胞衰退,以預防記憶力減退和失智症的話,可藉由銀杏葉萃取物增進血液流動性、平衡腦血管血流量,有助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