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天氣早晚寒意明顯,溫度變化大,皮膚也開始鬧脾氣!你也有冬天皮膚乾癢的困擾嗎?中醫師鄭愛蓮表示,冬季寒冷,會造成人的皮膚毛細孔閉縮,油脂分泌相對減少,因而出現惱人的乾癢症狀,但如果按耐不住抓個過癮,很可能破皮而疼痛、甚至感染或結痂,影響美觀。
乾癢好發老年人與更年期婦女 皮脂腺退化讓症狀更嚴重
說到冬季乾癢,症狀嚴重者最常見於老年人和更年期女性,鄭愛蓮醫師說明,由於我們人體的皮脂腺會隨年齡增長漸漸退化,加上台灣北部綿綿細雨的陰溼氣候,寒氣加上溼氣,更容易引發搔癢,甚至皮膚過乾導致脫屑現象。
那乾癢的地方,除身體前胸後背偶爾會搔癢,通常以手和腳的四肢居多,不過不像異位性皮膚炎容易發生在膝踝或手肘,冬季皮膚乾癢可能是四肢或到處都感覺癢,初期會抓出一條條痕跡,若老年人皮膚過乾,還會抓出片片皮屑,中年女性若血虛症狀嚴重,做家事、碰冷水,皮膚甚至會出現乾裂、搔癢的嚴重狀況。
鄭愛蓮醫師曾收治1名年近50歲的更年期女性,求診時該女皮膚冒出小紅疹,總感覺身上像有蟲子在爬,一直覺得很癢,有時半夜也會發癢難耐,嚴重影響到睡眠品質,求診西醫、抽血檢查正常,於是決定尋求中醫治療。經過詳細診斷後,鄭愛蓮醫師認為,該患者可能因以前手腳容易冰冷、體質較弱,現在因虛症引發更年期搔癢,透過內外對症下藥後,發癢症狀很快就獲得緩解。
發癢源於體質虛 中醫內外兼治調理虛症體質
中醫認為諸癢為虛,會由患者面相、舌頭顏色、脈象與症狀,來判斷是血虛或脾虛等病因,血虛體質則與冬季乾癢很有關係。血虛者由於體內血虛無法滋潤皮膚,容易生風化燥,因此1年4季都容易引發皮膚搔癢,對嚴重者來說,冬季發癢會更加嚴重。至於脾虛合併體內溼氣重,還可能出現1天內2、3次稀軟便的腹瀉現象,須視症狀斟酌不同用藥。
鄭愛蓮醫師進一步解釋,針對血虛患者會採用四物湯補血,再合併使用消風散幫助止癢;治療脾虛患者常使用茯苓、白朮藥材,如苓桂朮甘湯,療程中會依照患者症狀增加滋養皮膚的藥材,同時搭配外擦藥膏,搔癢便很快能減退。不過若想調理虛症體質,則需持續服藥至少3個月至半年,才能徹底改善。
日常生活保健4招 預防冬季乾癢
鄭愛蓮醫師提醒,若一般人想預防冬季搔癢情況發生,日常生活保健也須留意。包括:(1)不要用太熱的水洗澡、(2)洗澡時間勿過久,以免洗去過多油脂、(3)洗澡後適時塗抹含油脂的滋潤物品,如凡士林、橄欖油、椰子油和綿羊油等,加強皮膚保水功能、(4)選擇棉質內衣物以減少外在的皮膚刺激。
而當乾癢發作時應避免不停搔抓,冰敷是錯誤作法,應採熱敷方式,因熱敷有助血行、毛細孔張開,可用吹風機在衣物外吹熱風來緩解乾癢,或改用拍打方式止癢,避免用指甲抓癢,以免因指甲抓破皮,導致感染,反而增加治療的困難度。
冬天雖是進補好時機,但鄭愛蓮醫師特別提醒,對於皮膚有乾癢情形的患者,飲食上須多加留意,少碰生冷食物,如螃蟹、蝦類,過於燥熱的羊肉爐、薑母鴨也應避免,油炸燒烤食物應少食。麻油雞、排骨湯等燉湯類可食用,但忌添加酒,尤其發作期絕不可碰。至於溼疹、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禁忌更多,各類海鮮如魚、及牛羊肉都不能吃,以免一發不可收拾。
相關部落格
-
沒確診能服用清冠一號嗎? 中醫示警錯誤使用恐反效果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550台灣Omicron病毒確診數大幅攀升,進入社區流行化,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在今年4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說明,清冠一號治療確診病患的案例,引起民眾熱烈討論,對此,中醫師高資承表示,清冠一號適用於已經確診的病患,可以有效改善症狀,但尚未確診的病患服用,恐有反效果。
-
換季家中幼兒過敏來報到 中醫師叮嚀生活小細節可預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1608根據統計,台灣每3個人就有1人是過敏體質,很多孩子換季時,揉眼睛、鼻水直流,有人甚至半夜咳到不能睡。尤其台灣季節變換時,日夜溫差變化特別大,很容易誘發過敏症狀,建議家長應及早就醫。 -
春天皮膚換季問題多 中醫調理代謝體內老廢物質與溼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78鄭愛蓮舉例說明,1位70多歲的張伯伯就在去年此時來到診間,由於罹患老人乾燥性全身紅腫癢,用西醫治療好幾年,反反覆覆不見好,冬天時更是渾身不舒服,前胸、後背、臉和腳都很癢,伯伯雖然好幾次嘴上抱怨「怎麼治療那麼久還沒好?」卻不願意再度使類固醇,因為效果太短暫。 -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065農曆過年期間,餐桌上會看到的年菜有涼拌生菜、白菜滷、佛跳牆、火鍋、油飯(米糕)......等等,飯後還可能和家人一起喝酒慶祝,順便嗑個瓜子,吃片海苔。鄭愛蓮警告,這些通通都可能是刺激皮膚病更嚴重的食物。舉凡乾癬、溼疹、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等患者,最忌諱吃到牛肉、羊肉、海鮮、生冷食物、海苔、堅果、酒精等食物都不能吃,一旦不小心吃到,甚至只是喝到上述食物燉煮的湯,都有可能誘使皮膚疾病發作或加劇症狀。 -
大寒時節皮膚乾癢問題多 冬季乾癢vs.乾癬差別在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60鄭愛蓮解釋,醫學上認為,冬季乾癢是由於皮脂腺和皮膚保水功能退化,無法分泌足夠的油脂對抗乾燥的天氣,於是開始出現乾癢、形成皮屑,嚴重時會產生紅腫和刺痛感,被稱為「缺脂性皮膚炎」;而乾癬則是屬於自體免疫失調造成的慢性皮膚發炎和角化性疾病,屬於全身性疾病,皮膚會出現明顯的紅色斑塊和白色皮屑。
延伸閱讀
-
「小滿」時節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中醫養生少不了這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524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小滿」天氣比「立夏」時更濕、更熱、更悶,尤其雨量會明顯增加,人們經常會感覺體內的熱氣及濕氣悶住,散不出去,頭昏身體沉重感明顯。 -
新冠疫情狂燒無症狀患者心慌慌? 中醫師傳授抗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17談起研製防疫茶原理,鄭愛蓮分享,傳統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指當人體正氣足夠時,就不用怕任何干擾。而《傷寒論》中又將正氣稱為「衛氣」,是人體的首道防線,因此以此理論製作防疫茶。 -
濕疹不只是皮膚問題! 中醫強調由內而外調理避免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46西醫療程通常會開藥膏供患者塗抹,但中醫是整體的治療。鄭愛蓮說,「體內的垃圾應藉由出汗、出油或排泄去代謝,若出現在皮膚,就可能是濕疹了。」患者需從調整飲食與作息做起,並非1、2周就能痊癒。使用中藥方也能夠排出體內的濕氣,至於開的藥方則因人而異,初期需要排寒、濕、熱,後期就要補元氣,讓五臟六腑強壯。 -
衛福部核准「清冠一號」為處方用藥 中醫詳解適用族群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29沈瑞斌曾收治1位76歲的新冠患者,當時已經發展至肺炎緻密斑塊、血氧降低的狀況並住進加護病房,在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下,4天後肺炎斑塊變淡轉出加護病房,患者的情況明顯好轉許多,最後順利出院;另1名34歲年輕確診者胸悶、呼吸困難、咳嗽則屬輕症,同樣透過「清冠一號」的治療7天後症狀緩解、PCR轉陰並成功恢復健康。 -
結婚5年老婆肚子無消息 男子勃起障礙傳宗接代拉警報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16陽痿早洩常令男人感到自卑、工作生活中缺乏自信,而陽痿發生的成因包括抽菸、飲酒過量、熬夜、缺乏運動、手淫過度、營養失調、性荷爾蒙不足、亂服成藥與壯陽藥物以及糖尿病等;而中醫理論認為造成陽痿的原因主要來自於情緒壓力、煩惱過度而磨損心脾,導致陰虛火旺及肝氣鬱結、氣虛無力引起。楊永榮強調,中醫治療陽痿對症治療可細分5大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