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55歲陳先生是位上班族,最近一陣子天氣炎熱,他有時會感到呼吸喘,有時胸悶,但稍稍拍拍胸脯、休息約一分鐘就有改善,因此自覺體健的他不以為意,只以為是過胖造成的。
不料,日前他突然喘不過氣,全身冒汗,幾近暈厥,同事急忙打119,119抵達現場時,陳先生已心肺功能停止,高級緊急救護技術員立即現場發揮專業以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施予電擊。經過現場二次電擊恢復心跳呼吸,就近急送國泰醫院急診室,於送往醫院途中,救護車上再度電擊兩次。經過一連串急診室專業醫療處置後,順利恢復心跳呼吸。
炎炎夏日心血管疾病也會發作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張釗監表示,急診醫師判斷心電圖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刻會診心血管中心醫師,馬上啟動心臟心導管小組,立即為陳先生實施緊急心導管治療並支架置放術,術後經過國泰冠心症救護團隊的適當醫療處置,陳先生也康復回職場繼續工作。
天冷會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炎炎夏日也不容掉以輕心,因為天熱汗水流失多、蒸發快,同時水與電解質如鉀、鈉補充不足,使得血液變得黏稠,可能出現冠狀動脈或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導致心肌梗塞或腦中風,另外,脫水現象也會加速心跳,可能引發心律不整或心臟衰竭。
心血管疾病並非老年人專利
張釗監指出,心血管疾病並非老年人的專利,不少青壯年男性自恃年輕,不夠關心自己的身體,有小問題不愛就醫或不依循醫囑用藥,成為心血管疾病的另一大宗。有三高的民眾應作好健康管理,戒菸,夏日在外須注意補充水分或電解質飲品,尿液顏色若為深黃色,就代表體內水分不足。
陳先生透過醫師團隊說明才知道,原來陣陣的呼吸喘、胸悶就是心絞痛,更是心肌梗塞的前兆,而長年以來的菸癮,以及平日三高未注意,都是傷害心血管的關鍵因素。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療
1.藥物治療。
2.經皮穿刺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及血管支架置放術。
3.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明明很健康、有運動習慣為什麼會猝死? 醫揪「奪命5症狀」:多數人沒感覺
急性心肌梗塞如何自救? 10秒鐘內完成「3件事」就有機會
編輯:王詩茜
更多NOW健康報導
▸早餐來點麥片、綜合穀片 未檢出嘉磷塞殘留才能安心吃
▸居家泡澡放鬆舒壓! 使用泡澡劑前停看聽以免皮膚過敏
延伸閱讀
-
每周1小時重量訓練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癌症死亡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91日本研究發現,每週只要進行30到60分鐘的肌肉強化運動,就可以降低過早死亡、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等死亡風險。紐約州的運動醫學專家Russell Camhi博士建議可從重量訓量運動開始。 -
為什麼要多吃深綠色蔬菜呢? 營養師釋疑:與葉酸有關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67營養師李貞慧說明,若人體內長期缺乏葉酸、維生素B12會對血管會造成極大傷害,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使得腦中風與心肌梗塞之風險增加。因此,葉酸是所有人都必須注意攝取的營養素。此外,李貞慧提醒民眾注意葉酸攝取量,並不是擔心葉酸不足而影響到蛋白質的利用,而是加强葉酸的攝取可降低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
外套別急著收!天氣又轉涼 早晚溫差大戶外活動須留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491現正值春季加上疫情趨緩,許多民眾會出門賞花及泡湯,但春季一天內溫差較大,民眾戶外賞花時應注氣溫變化,適時添加衣物保暖,可以使用多層式穿搭法來防範溫差。若有泡湯需求,也建議飯後間隔兩小時再泡湯,泡湯時間每次勿超過15分鐘,並須慢起身多喝水。特別提醒有慢性病者,不宜單獨泡湯,泡湯溫度不宜超過攝氏40度,且避免冷熱溫差過大。 -
真的會氣到心臟病發!情緒起伏過大 恐誘發心碎症候群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429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張育晟說明,長期處在壓力大的環境,或者是情緒起伏劇烈的情況下,會造成情緒緊繃、腎上腺素分泌過旺、交感神經亢奮,因而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症狀,連帶造成心血管收縮,增加心臟的負擔,進而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等症狀,等到壓力解除或情緒恢復穩定後,心臟功能又回復到正常狀態。 -
天冷猝死案件激增 醫師示警:3類高危險族群特別注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663這一波寒流真的很有感,全台宛如急凍島,各地疑似天冷猝死案件激增,這一兩天全國至少74人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最年輕者僅38歲。醫師提醒,務必注意保暖,一旦出現胸悶、心悸、冒冷汗、噁心、想吐,需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