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智凱賽後感謝醫療團隊的照護,因為體操有許多用上肢支撐的動作,與醫療團隊第一時間的緊密合作,是確保最佳狀態背後的一大關鍵。(圖/長庚紀念醫院提供)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鞍馬王子」李智凱,在東京奧運以總分「15.400」完美落地,奪下台灣體操史上首面銀牌,為歷史翻開新頁。李智凱賽後感謝醫療團隊的照護,因為體操有許多用上肢支撐的動作,對肩膀和手肘的負荷非常大,遇到相關狀況時,與醫療團隊第一時間的緊密合作,是確保最佳狀態背後的一大關鍵。
長庚紀念醫院自2014年整合體系內醫療資源,組成堅強運動醫學團隊,提供國內體育好手醫療防護等照顧,並資助、陪伴選手出征國際賽場,做為選手的後盾。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後與李智凱結緣,當時的代表隊醫同時也參與今年東奧醫療團的長庚醫師周文毅說:「從2016年的里約奧運失意,到2018的雅加達亞運金牌直至此次東京奧運銀牌,經過低潮到現在迎來巔峰,看到智凱這一路走來,真的非常感動。」
一般而言,競技體操項目有許多用上肢支撐全身的高難度動作,會對上肢造成沉重的負擔,所以常有相關疲勞跟運動傷害的累積。因此,醫療團隊及選手的信任與溝通非常關鍵,一旦選手或教練發現問題就會向醫療團隊反應,第一時間的檢查與治療變有助於狀況的控制,也因此能協助智凱在2018亞運後一直維持在穩定的狀態,直至此次東奧奪銀。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副主席周文毅表示,體操光有天賦不夠,選手們吃的苦外人很難體會,而且這一吃就快20年。對運醫照護來說,協助選手維持健康與最佳狀態,是身為運醫的責任,也是通往金牌的重要因素。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疫情降級復健科門診不減反增 居家久坐引發腰椎痛惹禍
▸近2成學童早餐常吃加工肉 蛋白質攝取量不當容易變胖
延伸閱讀
-
籃球場上常見這幾部位出現運動傷害 增生療法加速恢復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1924運動傷害的治療方式如超音波、雷射或電療,或是透過物理治療師徒手復健治療,都能改善受傷部位的腫脹發炎,促進血液循環。許承嵐醫師指出,若基本治療與復健效果不佳時,就可進一步考慮使用增生療法,包括高濃度葡萄糖療法或自體血小板增生因子療法,如PRP或PLT搭配超音波導引治療,能幫助組織快速修復。 -
2021雅虎熱搜新聞排行!疫情勝東奧 陳時中人物奪冠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5402021年即將結束,台灣入口網站《Yahoo》分享2021年的10大新聞,其中與疫苗相關的新聞,在東京奧運等大事中,仍衝上前3名。今年夏季的突發疫情,使得全國上下一陣驚慌,動盪不安,還引發搶打疫苗潮。然現在疫情趨緩,疫苗多到需要「有獎徵打」。 -
久沒運動太逞強恐運動傷害 增生療法早日恢復跑跳自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25原本一直持續有運動習慣的人,短期內沒運動,身體原本能承受的耐力會減弱。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舉例,有1名55歲女性患者,過去羽球打了10多年,微解封後立刻到羽球館大展身手,與對手過招1個多小時,隔日右手竟無法舉高,腫痛到難以入眠,就醫檢查才知道突然運動過量釀成嚴重的肩膀滑囊炎,注射類固醇後才得以緩解。 -
奧運超熱血!全民瘋運動導致全身痠痛 中醫拔罐消疲勞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218任東輝主任提醒民眾,拔罐應選擇肌肉豐滿、皮下組織充實處,臉部不宜拔罐,若是皮膚有潰瘍、傷口,骨骼凹凸不平,嚴重水腫、過敏之處,外傷骨折部位以及孕婦的腹部、腰骶部都是拔罐的禁忌症,最好經由合格中醫師診察後再實施拔罐療法。 -
東奧外國選手網路聲量前10大 羽球、桌球討論度最火熱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40《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奧運期間有關「非台籍選手」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對此屆奧運外國選手的討論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