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再生醫學越來越熱門,還能應用到醫美!以往增生療法常應用於骨科、復健科及運動醫學領域,針對肌腱、韌帶、肌肉、軟骨受傷發炎,如退化性關節炎等,若希望能促進本身已磨損組織再生能力,就可評估選擇PRP或PLT療法。近幾年來隨著運用層面愈加廣泛,醫界發現,對於加速醫學美容電、音波療程等傷口修復加速也很明顯。
什麼是PLT增生療法? PRP和PLT的差別的在哪裡?
所謂的PRP或PLT增生療法主要是萃取自體血液中血小板的生長因子,促進組織再生及傷口修復能力。皇珈美學診所院長劉永麟醫師表示,PRP和PLT增生療法的差別,在於前者每次採現場抽血後經過離心技術,直接在患處施打後釋放生長因子修復;後者則可稱做PRP的進階版,單次抽血送進實驗室離心純化出10至15瓶血小板粉末狀凍晶,定量製作,能留存並多次治療。
一般來說,PRP對於須立即接受治療的患者較為方便,但血小板難以純化定量,且無法長久保存,且若患者懼怕反覆施針抽血造成不舒服,施打1次即可多次利用的PLT是增生療法進一步的治療選項。
PLT搭配醫美療程 根據膚況搭配促進肌膚再生
再生醫學應用於醫美療程,通常可針對患者膚況進行量身訂做或彈性搭配運用。劉永麟舉例,若患者有局部較深的凹洞或痘疤,可以採用單點注射方式,促進肌膚再生能力;若臉部皮膚較薄、皮膚乾燥產生的細紋較多,則可透過全臉注射方式,將PLT凍晶稀釋後混合於抗氧化劑、膠原蛋白或玻尿酸等一併注射皮膚底層,達到肌膚修復的加乘效果。
雷射電音波療程加上PLT 加速修復術後小傷口
劉永麟指出,針對治療毛孔粗大、痘疤肌膚的飛梭雷射或改善毛孔、臉上斑點、膚色不均且暗沉的皮秒雷射,術後皮膚均容易出現傷口;而4、50歲以上的熟齡肌膚,通常會有乾燥、細紋合併皮膚變薄的情況。若注射膠原蛋白和玻尿酸能改善皮膚乾燥情況,合併緊緻毛孔的飛梭雷射等破壞性治療,再搭配使用PLT有助於皮膚修復,傷口結痂、脫落時間縮短;或是電、音波療程後搭配PLT,也有促進膠原蛋白增厚的效果,能延長肌膚持續維持良好狀態。
PLT抽血1次保存3年 取自身血小板不怕異物反應
若是年輕肌膚單純進行如淨膚雷射保養療程,搭配使用PLT相對效用不大,通常,PLT較少單獨使用,多半會搭配其他醫美療程,在醫美療程中須支出1筆額外費用。好處是抽血1次,保存期限3年,可以使用10至15次不等,患者可依據皮膚代謝快慢,原則上1個月注射1次,或是看皮膚破壞後修復狀況,2至3個月注射1次。由於PLT抽取自身血小板,相對較為安全,僅極少數個案會有冒痘痘等反應,可以待膚況穩定後再進行後續療程。
注射PLT後的肌膚照護與雷射等醫美療程相同,除做好清潔、保溼、防曬3大程序,皮膚傷口結痂過程中勿摳,讓其自然脫落即可,1周內禁用酸類、美白類產品,1周後可先測試小範圍肌膚,若確定無刺激、過敏反應再使用。劉永麟提醒,孕婦、正在哺乳者,以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都應避免PLT療法。此外,進行醫美療程應選擇專業熟練的醫師,事先與醫師進行諮詢溝通,選擇適合自身的療程,才能達到滿意的結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春來噴嚏聲過敏知多少? 中草藥鼻噴劑緩解鼻過敏不適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相關部落格
-
美麗除舊布新微整注射受青睞 專家解析常見針劑比一比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049劉永麟表示,其實這些只是診所各自將相似產品冠上不同的名號,二代童妍針通常指的是「洢蓮絲」,是結合了玻尿酸和舒顏萃功能的產品,也就是有立即填補效果,同時又能刺激肌膚的膠原蛋白增生。若希望能快速達到成效,又不希望有外表看起來不自然的過渡期,有些人就會偏好選擇此種產品,不過因費用較高,並不是所有人能負擔得起。 -
膠原蛋白25歲就流失? 凍齡修修臉音波拉皮從深層改善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1542通常電、音波施打完會在1個月之後逐漸看到膠原蛋白增生的效果,一般而言,3到6個月會達到高峰期,6個月後膠原蛋白增生就呈穩定狀態,整體效果可再持續1至1年半,建議在這段時間可以進行補打,Hold住良好狀態。若以預防美學的概念,皮膚在25歲之後,膠原蛋白的流失會比合成能力更快速,因此30至35歲就可以介入療程,能有助延緩肌膚老化,維持在較佳狀態,保養的間隔時程也能拉長,不須太密集。
延伸閱讀
-
坐著比站著輕鬆? 復健科醫師:姿勢不良椎間盤易突出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267脊椎每1節之間都有椎間盤,功能是負責緩衝骨頭與骨頭之間的壓力,而椎間盤主要由髓核和纖維環組成,髓核是1種膠狀軟Q的物質,具有避震效果,外圍有纖維環層層包覆,隨著年齡老化、長期姿勢不正確或受傷過,內部的髓核會逐漸往外移動,如果突然的撞擊或劇烈動作,就可能引發外圍的纖維環突然破裂,髓核流出來,導致腰不能動、腿不能走等急性症狀。 -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32久坐上班族通常會出現站立時臀部肌肉無力、坐著時候膝關節慣性維持約90度姿勢,造成關節壓力升高,當姿勢突然改變就會造成關節旁的韌帶超過正常張力,而容易產生發炎情況。超越復健診所醫師凃俐雯表示,臨床上常看到愛好路跑或選擇打籃球、羽球等運動的患者,因為平時久坐後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筋膜較緊繃,當進行各類較劇烈運動時,導致運動傷害的機率也相對提高。
-
年後2個月復健科爆滿! 家政婦五十肩增生療法不卡關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529五十肩的學名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因關節囊發炎變厚、纖維化,進而導致關節沾黏,影響肩關節活動程度,形同肩膀凍結,俗名為「冰凍肩」。康禾復健科診所林嘉韻醫師表示,罹患五十肩的患者常因肩膀疼痛僵硬,以致無法完成日常生活中舉手、梳頭或後扣內衣的動作,夜晚會因為疼痛加劇甚至影響睡眠。 -
連假熬夜過頭膚況大崩壞! 搶救肌膚PLT助攻事半功倍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2001晨悅診所張皓強醫師表示,臉部皺紋可分為動態和靜態2種紋路,前者是當擠眉弄眼、大笑時,抬頭紋、魚尾紋和法令紋就會跑出來;後者則會因為短期生活作息不正常,表淺皮膚保水度不夠,皮膚細紋變得更加明顯。面對紋路,除了勤加保養、改變習慣外,透過醫美療程的輔助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長期下背痛恐腰椎小面關節炎作怪 PLT增生療法可緩解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208針對長期的小面關節炎,臨床上可透過X光看出骨刺,且關節面會變得狹窄沾黏,若是急性發作的小面關節炎則利用核磁共振和超音波,能看到小面關節內部及周遭有發炎積水現象,附近肌肉產生腫脹而判斷。廣為人知的椎間盤突出在前彎時,背部會有麻電感覺;相反地,小面關節炎則是在後仰狀態,尤其是單側性後仰如上半身往右或左腳單側後仰是否疼痛來作為臨床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