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65歲張先生去屆齡退休,工作漸漸交給年輕人,但白天覺得越來越疲倦,去年底突然發現晚上跑廁所次數增加,1個晚上曾經小便10次,等同躺床30分鐘就要起身,卻又常常站在馬桶前,小便出不來就是出不來,就只有2至3滴,僅有尿意但沒有尿液,接受解查才發現攝護腺肥大導致膀胱容積減少。
攝護腺肥大40歲就漸漸開始 小便變慢夜尿越來越頻繁
振興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楊景偉表示,攝護腺起初肥大時,剛開始會影響小便速度,臨床中曾有40多歲病患求診,原因發現自己小便開始不如以往,排不乾淨、流量變小,而部分攝護腺肥大患者,若沒有即時治療病況越來越嚴重,就有可能發展到晚上頻尿,個案張先生1晚小便10次,可以說幾乎沒有休息機會。
楊景偉補充,膀胱收縮力降低,尿容積減少會引起夜間頻尿,男性最常見因攝護腺肥大,造成膀胱容積減少增加夜尿;同時,心理性原因例如憂鬱症或焦慮症,有時對膀胱裡尿液特別敏感,即使少量尿量仍要排空才能安心入睡,這是因情緒焦慮引起。
症狀輕微先調整生活習慣 症狀嚴重可服藥或手術改善
楊景偉建議,症狀輕微者建議從生活習慣調整開始,睡前4小時內儘量少喝水與攝取刺激性飲料、茶、咖啡、酒精、含水含糖過多的水果等,考慮以漱口代替喝水,養成睡前先將尿液排空的習慣,改善睡眠環境與平日緊張、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規律運動、減肥,對夜尿都有幫助。
楊景偉補充,護腺肥大引起尿路阻塞可用交感神經抑制劑或合併第五型還原酶抑制劑治療,可改善夜尿症狀;夜間尿多症病患可用合成抗利尿激素治療,讓水份晚上留在體內,減少夜尿排出;有睡眠障礙者可服用短效的安眠藥來改善睡眠;至於嚴重的攝護腺肥大阻塞,需要透過手術治療,才能澈底改善臨床症狀。
夜尿常被忽視 找對原因才能完整評估
楊景偉醫師提醒,夜尿是容易被忽視的臨床症狀,治療方式應找到夜尿原因,針對可能面向完整評估,並以提升生活品質為目的,了解符合病患的期待,對症下藥避免因藥物引起不良副作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陳時中坦言部桃院內感染 是疫情以來目前最大挑戰!
延伸閱讀
-
老男人難逃攝護腺肥大併發症 泌尿科醫師剖析治療選擇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314台大醫院泌尿科醫師王碩盟表示,年輕時期尚無肥大的困擾,攝護腺能正常扮演生殖器官,隨年紀增長,攝護腺因荷爾蒙的刺激開始增生肥大,除壓迫尿道外,也會影響性功能。正常攝護腺體積約20公克,若不斷增生肥大為7、80公克,甚至有病例達200公克,症狀通常可分為阻塞與刺激2大類型。 -
包皮過長別與包莖混為一談 微創包皮槍守護男人命根子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027一般人對包皮過長與包莖有所混淆,衛福部桃園醫院泌尿科醫師蔣政晏表示,「包皮過長」是指勃起時包皮完全覆蓋住龜頭,但將其持續往後推,龜頭仍可露出;「包莖」則是包皮開口太小,導致包皮不能上翻,龜頭無法外露。通常包皮過長需視情況選擇應否治療,不一定需要開刀;若包莖嚴重則建議手術處理較好。另外,也有病患因為外觀問題就醫,選擇切除過長包皮來改善。 -
男子驗PSA偏高以為攝護腺癌 醫生說明真相他「臉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4921名66歲林先生,100年至108年抽血檢驗PSA數值都在4~6ng/ml間,正常值在4以下,攝護腺超音波檢查偶爾有黑影,但大多數是正常,肛門指診也正常,去(109)年PSA為7.12ng/ml較以往高,幸好攝護腺切片未發現異常;另1位59歲陳先生檢查PSA竟然271.33ng/ml,進一步指診切片確診攝護腺癌。 -
定期服用阿斯匹靈 對降低膀胱癌與乳癌死亡率可能有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49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領導的1項旨在追蹤膀胱癌、乳癌等患病率的研究計劃,從攝護腺癌、肺癌、大腸直腸癌和卵巢癌等篩檢試驗中,有近14萬名受試者的癌症診斷和分析發現了上述的情形。 -
輕熟女1小時小便6次 膀胱黏膜受傷有尿就痠痛難忍!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101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張雲筑表示,女性泌尿道常受到細菌侵擾,尿道與膀胱發生感染很常見,大多藉由抗生素治療後,症狀就會漸漸改善,但個案也曾經使用抗生素,症狀卻未解決仍反覆發作,藉由內視鏡等影像檢查後發現,個案膀胱內壁黏膜有破損受傷,容易受刺激感覺疼痛,確診間質性膀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