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有曾想過當吃東西不再是件快樂的事情,反而造成痛苦時,會是什麼感覺?一名65歲賴先生,2年前喉嚨覺得怪怪的,感覺一直有異物感塞在喉嚨,原先以為是普通的感冒,爾後開始出現吞嚥困難,甚至吞嚥時會噎到快不能呼吸,才趕快就醫檢查,經檢查發現已罹患食道癌第四期。
食道癌有症狀常已是晚期 3危險因子要避開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十大癌症中,食道癌盛行率排名第10。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侯明模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表示,食道癌早期症狀較不明顯,常會被輕忽,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等到中後期出現明顯症狀時,如長期吞嚥困難,伴隨聲音沙啞時才就醫,通常為時已晚,因此食道癌的患者中,五年的存活率幾乎不到2成。
像是正值壯年的裕隆集團前董事長嚴凱泰因食道癌撒手人寰,雖然病情一度好轉後卻再次復發,病情急轉直下,最終仍無法戰勝病魔逝世。侯明模提及,食道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抽菸飲酒、愛吃刺激性、喝熱湯者,長期腐蝕食道的情況下,就會升高罹患食道癌風險。
食道癌細胞型態有2種 4階段對症下藥
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腫瘤免疫治療中心陳明晃主任表示,食道癌細胞型態主要有兩種,台灣人常見的食道癌腫瘤和歐美的型態不太一樣,國人腫瘤型態是屬於「鱗狀上皮細胞癌」,而歐美地區盛行的則是「腺癌」;由於全球在鱗狀上皮細胞癌的研究資源相對偏少,導致治療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的醫療進展相對遲緩。
目前對於食道癌治療方式,會依據腫瘤侵犯的深度、周邊淋巴結侵犯的數目、遠端器官是否轉移等,可分為零到四期。侯明模說明,針對零到一期,可以透過內視鏡刮除方式處理;第一到第二期,手術開刀則是治療首選,為根治性切除腫瘤;若是第三期患者,就一定要用放、化療,再加上開刀切除;而第四期患者,合併其他器官的癌轉移,就會以化學治療為主,而癌症免疫藥物療法也因為新的證據顯示,可作為治療選項之一。
使用癌症免疫藥物 改善治療成效
陳明晃進一步補充,雖然全身性藥物療法為晚期食道癌標準治療,但在不同的病情下使用的武器也不同,而癌症免疫藥物療法作用機轉,與以往傳統治療不同,是經由喚醒免疫細胞來攻擊癌細胞而非直接作用於癌細胞,有望解決復發後化療或轉移患者的瓶頸;根據研究報告顯示,使用癌症免疫藥物可有效提升患者整體存活期,治療一年後甚至比標準化療多出約一成的整體存活率。(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食物趁熱吃才好吃 但超過「這溫度」恐燙出癌!
癌從口入不是謠言,是真的! 吃飯時6個習慣超NG,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編輯:潘哲宇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延伸閱讀
-
婦人無吸菸史肩頸疼痛 檢查發現竟是肺腺癌合併骨轉移
癌症新知 / 肺癌125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鈴宜表示,上述兩位患者都沒有抽菸習慣,也沒有明顯家族史或呼吸道症狀,且原發肺癌部位不大,但沒想到初次診斷時就發現嚴重骨轉移症狀,令患者十分沮喪與百思不解,不斷詢問:「我生活習慣正常,家中也沒有人抽菸,怎麼還會罹肺腺癌?」 -
胸口異常悶痛快就醫 主動脈剝離每小時提高1%死亡率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317程先生自述,事發前幾天,晚上睡覺時隱約感覺胸口不舒服,一直都睡不太好,後來出現頸部撕裂痛、胸悶等症狀時,本來還在猶豫是否要就醫,但因實在太不舒服,便趕緊前往醫院掛急診想求個心安,沒想到初步檢查疑似主動脈剝離或心肌梗塞,由於醫學中心的患者眾多,他擔心檢查排程延誤病情,便決定轉院接受進一步檢查。 -
健保納8種新藥給付 癌症、細菌感染、偏頭痛選項更多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618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表示,這次納入健保的新藥中,有兩款抗癌標靶藥物,一為治療BRAF突變的黑色素瘤患者的雙標靶藥物dabrafenib/trametinib,一為治療BRCA1/2基因突變、接受化療失敗之三陰性乳癌患者的口服 PARP抑制劑標靶藥物talazoparib。 -
快戒了!年抽40包以上香菸 致命性腦中風機率增3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89研究合著者是耶魯醫學院的Guido Falcone博士表示,先前的研究認為吸菸與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風險較高的確有關,但尚不清楚是吸菸或其他疾病(如高血壓)才造成中風。不過,就像其他類型的中風一樣,吸菸與中風之間並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 -
議員鍾沛君公開肺癌家族病史 這類人應提早做這項篩檢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421鍾沛君粉絲小編則在晚間貼文「很高興向大家報告,鍾沛君手術順利完成,目前已經返回病房休息,意識也已經恢復,但是傷口還在疼痛,也需要一點時間恢復體力,所以請恕她暫時還無法答謝所有的祝福與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