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冬夜漸長,冷風陣陣,再加上後疫情時期,許多人深怕冬季疫情再度捲土襲來,想必已開始大啖暖呼呼且滋養心神的食補料理,有些人甚至是天天吃,想藉此增強免疫力,調養身體。不過,你是不是也忽略這些常見中藥材的使用風險?
中藥材入菜 活血、補氣且調節免疫功能
國人常會將中藥材添加在膳食或菜餚中,尤其冬季常見的食補料理中,大多會加入薑、當歸或黃耆等中藥材,作為調養身體之用,像是當歸有活血作用,黃耆能補氣、調節免疫功能。
根據衛福部公告「可同時提供食品使用的中藥材」,例如生薑、山藥和枸杞,可在賣場或超市購買,直接作為食材使用;而人參跟黃耆則屬於「可供食品使用原料的藥材」,則可酌量添加在料理中,僅作為調味輔助之用,不得單一原料使用。
留意正在服用的慢性病藥物 避免造成交互作用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慢性病病人在使用藥食兩用的食材前,要留意目前使用中的藥品或保健類食品及考量自身疾病,例如服用心臟用藥(如digoxin)或降血壓藥-利尿劑(如spironolactone、amiloride、furosemide和hydrochlorothiazide等)的病人,若同時食用含甘草的料理,較容易因低血鉀而增加西藥的毒性,或減低降血壓藥的療效;其中furosemide與人參併用則可能會降低利尿效果。
另一類降血壓藥品-鈣離子阻斷劑(如nifedipine)與人參併用,恐會提高西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機率。至於有服用降血糖藥(如glyburide和glimepiride)的病人,併用甘草後,可能會影響血糖控制;併用黃耆、山藥等藥材時,宜注意可能會有增強降血糖的作用。
常見的抗凝血藥品(如warfarin)也宜避免與當歸、生薑和丹參等藥材併用,曾有文獻指出當歸成分中包含香豆素(coumarin),具有類似西藥的藥理作用,若長期服用可能會增加抗凝血作用,增加出血風險。
此外,使用抗血小板藥品(如aspirin和clopidogrel)的病人,長期使用當歸、川芎時,則會加重抗凝血作用,提高出血風險的不良反應。
適量攝取食補湯、肉類或沾醬 過量恐增加身體負擔
食補湯除了中藥材外,很多人會加入酒、肉類、蔬菜、加工食品或是菇類烹調,再配上調味的醬汁,非常美味可口,但美食當下,暗藏許多健康風險。藥害救濟基金會說,食用過量含有酒的食品,容易增加駕駛或操作機械的危險,而有些湯頭多為高鈉、高油脂,搭配鹽分高的調味醬,補湯太油太鹹,一餐吃下來熱量不可小覷,易增加身體額外負擔;若過量攝取恐不利於患有三高、腎臟病和痛風的病人控制病情。
食補前諮詢醫療專業人員 這些人應提高警覺
食補是冬季常見的料理,但吃補也得補對時機與體質。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孕婦、三高者、心血管疾病者或腎臟病者等,宜先詢問中醫師或西醫師,經過專業評估,確認藥物交互作用及辨明體質後,再調配食用適合的食品,盡量不要自行選用或購買中藥材補身;若有身體不適(如感冒、腸胃不適)或正逢生理期,也不宜進行食補,以免出現反效果或補過頭,未蒙其利反先受其害。
此外,平 日也要格外注意保暖、充足睡眠及適度運動,透過正確用藥行為、正常作息及均衡飲食習慣,三管齊下,一起暖暖地渡過冬季。(圖文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霸王級寒流來襲!怎麼穿? 超實用抗寒「穿搭公式」一次看
天冷吃羊肉爐進補? 中醫師眼裡的NG飲食習慣...吃多會上火
編輯:潘哲宇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延伸閱讀
-
新冠疫情又嚴峻! 調節身體免疫營養素先吃先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654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引述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019年的報告,統合分析共15個國家、25項研究、含括10,933人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能夠促進對抗病毒細菌的保護機制,可顯著降低至少1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胸腔感染等)的風險。 -
陽光男孩因壓力大導致白斑上身 求助中醫治療見希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99起初男大生遍尋西醫無效,後來抱著一絲希望找上中醫治療,終於出現治療曙光。收治這名男大生的中醫師聶美華表示,白斑俗稱「白癜風」,是1種常見的色素退化疾病,根據統計,全台約有50萬人罹患白斑症,多數患者在20歲之前就會發病。白斑症雖然不痛不癢、不會傳染,也不會危害身體健康,但外觀上會有明顯的膚色差異,連睫毛、眉毛都變白,大大影響外貌,往往造成患者內心自卑,社交受挫。 -
人工香精含塑化劑 取代傳統中藥材入香包金母湯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590汐止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尹丹桂指出,農曆5月5日為端午節,由於天氣炎熱,蚊蠅蟲蛇蠍等百毒齊出,以前只要到了端午,就常出現許多傳染病,所以5月又被稱為「惡月」或「百毒月」。 -
癌症化療有損免疫力 減輕骨髓抑制提升存活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456中醫師陳瑞聲表示,現代醫學已有許多方法可提早確診某些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效果更好,目前主流治療方式仍以電療、化療、標靶治療為主,但其所帶來傷害骨髓的副作用,會導致人體免疫功能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下降,許多患者並非是癌症奪命,而是因免疫功能不足引發細菌感染敗血症或急性肺炎及血小板不足大量出血,而失去性命。 -
時下年輕男女性觀念開放 拉近與菜花的距離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966菜花主要透過性接觸、垂直感染及間接接觸感染等方式傳播。與病毒帶原者有性接觸,就有5成的機會受感染。若孕婦為感染者,生產時胎兒可能經產道垂直感染。理論上含有大量病毒的脫落表皮細胞可經由內褲、浴盆、馬桶等間接接觸傳染,但實際上發生機率遠低於直接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