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台中73歲廖阿嬤洗澡時,發現右側「該邊」位置突然鼓起腫塊,雖然平躺或休息後腫塊便會自然消失,但每當久站或咳嗽打噴嚏時,腫塊又會突出,令她相當緊張。赴醫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的「股疝氣」,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廖阿嬤才放下心中1塊大石。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子玄表示,透過病史詢問發現,患者生育過5名子女,後來因疏於運動,體型變得較為肥胖,加上年輕時從事勞動力工作,造成腹內壓增加,經理學檢查發現,患者腹部下壓用力時,在大腿與腹部的交接處,組織會從下方股骨窩處由上往下突出,所幸腸子、腹腔網膜等組織尚未穿過股環組織脆弱部份,免於腸子壞死的風險。
蕭子玄指出,鼠蹊部疝氣可分為腹股溝疝氣和股疝氣,但兩者突出所經過的孔徑不同。腹股溝疝氣突出位置較高、較內側;股疝氣突出於腹股溝外下側的股孔,從腹股溝外側、大腿上方突起。因股疝氣比腹股溝疝氣更容易出現絞勒的危險,故一旦確診應盡快進行修補,以免產生腸壞死等併發症。
▲蕭子玄指出,鼠蹊部疝氣可分為腹股溝疝氣和股疝氣,但兩者突出所經過的孔徑不同。(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蕭子玄提到,股疝氣常見於女性患者,尤其是生過好幾胎的中老年婦女,發生率占所有疝氣2%至3%,因股疝氣會造成鼠蹊部疼痛,常被誤認為腹股溝疝氣,需要由經驗豐富的醫師藉由觀察鼓起位置,以及觸診鑑別診斷,才能避免於術中開錯孔洞,造成更大的傷害。
蕭子玄介紹,當腹壁結構薄弱造成缺損時,無法透過藥物改善,雖然可以利用「疝氣帶」(穿戴式輔具)緩解症狀,但此舉治標不治本,且穿戴不方便,仍需依靠外科手術根治;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治療,於下腹壁小傷口進入腹腔內,將突出的疝氣囊拉回至腹腔中,並於缺損處補上1塊人工網膜,術後隔天即可出院。
不過蕭子玄也提醒,疝氣並非男性專利,若是多產婦、長期便秘、咳嗽不止、肥胖的女性,平時都應多喝水、多吃高纖食物預防便秘,並良好控制體重,提重物時施力要正確,才能預防股疝氣發生。
更多NOW健康報導
▸雷射撫平歲月痕跡再進化 脈衝時間從奈秒到皮秒快千倍
▸毛小孩中暑因為毛太長? 獸醫師:關鍵在於鼻子長短
延伸閱讀
-
割包皮可降低染愛滋病風險? 醫揭割包皮能遠離這些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018包皮是包覆男性陰莖龜頭的一層皮膚,用來保護龜頭不受內褲或外來物等刺激,而在天主教、回教等一些宗教,會替剛出生的小男嬰行「割禮」儀式,也就是割包皮。 -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443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1。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兜兜轉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 -
乳癌常見5大危險因子妳有嗎? 出現6大症狀別等快就醫
癌症新知 / 乳癌1652衛福部最新10大死因報告顯示,109年惡性腫瘤(癌症)仍位居第1位,而乳癌發生率排名在女性族群發生率為第1位、癌症死因死亡率則排名第3位,嚴重威脅女性健康。 -
糖尿病不治療被迫切蛋蛋! 男子副睪炎膿瘍致睪丸萎縮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531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副睪膿瘍是1種不常見的副睪炎併發症,常發生在嚴重副睪炎或是長期未接受治療者,症狀與睪丸腫瘤相似,因此及時檢查與治療是很重要的。 -
半夜想上廁所好困擾 賀爾蒙分泌不足恐為「夜尿」主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885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醫師指出,「夜尿症」是很易被忽略的疾病,依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定義,若尿意強烈,中斷原來的睡眠醒來,如此情形1晚至少2次以上就可判定為夜尿。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成人夜尿症盛行率達40%,且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其中近9成屬於「夜間多尿」的範疇,意即台灣目前恐至少超過450萬人飽受夜間多尿困擾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