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19年約3.5萬人就醫超過90次,1年使用健保31.7億元。(攝影/陳敬哲)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媒體報導,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民眾1年平均就診15次,卻有3.5萬人,1年就醫超過90次。甚至有1名女性1年使用健保466次,花費47.6萬元,平均每1天就要到醫療院所1.3次。新冠疫情爆發後,就醫大減5百萬人次。
根據健保署分析資料,有3.5萬人在2019年就醫超過90次,醫療費用就將近31.7億元!健保署醫管組組長李純馥接受媒體採訪表示,2017年高就診民眾從4.5萬人,下降至2019年3.5萬人,年紀集中在65至69歲,相較前1年費用減少13.8億元。
根據媒體報導,分析高就診人群,排除重大傷病患者外,2019年1名43歲南部女性,就醫次數高達466次,等於1天就醫1.2次;另1名中部女性年就醫413次,平均就醫每天1.13次;東部1名男性1年就醫412次,平均每天就醫1.12次。
然而今年上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根據健保署資料,相較去年1至3月同期,今年就醫人次大減533.4萬人次,4月預估將減少516萬人次,降幅將近5%至16%,超過健保署要求大醫院門診5年減少10%標準。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罹癌發生率增加所幸死亡率下降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延伸閱讀
-
失業太久健保欠款累積太多! 健保署貼心提供分期付款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225本土疫情大爆發,5月全國失業人數達43萬4000多人,較4月增加5000人,增幅為1.19%。待業期間,沒有收入,有些人健保中斷投保,如果真的沒有能力繳交費用,該怎麼辦呢?健保署南區業務組組長林純美表示,民眾有上述困難,可以至「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辦理分期付款,操作簡易,減輕經濟負擔。 -
「顱內壓監測器」自7月起納健保! 預估有3千病友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249中央健康保險署今(28)日宣布,為提升急重症醫療照護品質,避免腦傷病人因顱內壓上升,產生損害,自111年7月1日起將監測顱內壓之「顱內壓監測器」醫材納入健保給付。 -
避免糖尿病患心腎病變 放寬腸泌素給付救糖友也救健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305糖尿病屬於多種共病的「核心疾病」,醫師應在初期就要評估糖友的心、腎狀態,提早投藥預防。而目前可保護心腎的藥物,包含腸泌素(GLP-1 RA)與SGLT2i藥物 -
巴金森氏症病人執行深腦刺激術醫材 6月起納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419健保署日前召開「全民健保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定會議(特材部分)」,通過針對巴金森氏症病人執行深層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簡稱DBS)所需之立體定位手術醫材套組(包括基準點標記物、植入管套組及微目標電極等3項)納入健保,全年挹注0.22億點預算,並自今(2022)年6月1日實施。 -
兒童疫苗開打!解答家長的疑慮 網友議論5大QA全整理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1588近日各縣市陸續開放兒童接種莫德納、BNT疫苗,究竟該不該讓小孩接種疫苗? 疫苗副作用有哪些?家長有許多的疑慮。《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個多月「兒童疫苗」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疫苗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