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W健康 凌芸斐/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國持續增溫,許多人擔心連假出遊將造成防疫破口,因此已經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實施遠距工作,政府也呼籲民眾減少聚集在人多的地方,只不過民眾待在家的時間越多,使用3C產品打發時間的情況相對頻繁。新竹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表示,若不適度讓眼睛休息,恐加重眼睛發生病變的危機,應找出個人平衡防疫和護眼的方式。
現代人使用3C產品相當拿手,但卻未必懂得如何維護眼睛的健康。陳瑩山指出,使用3C產品時,為避免對眼睛過度傷害,距離不應太近,當電腦等螢幕較大的3C距離眼睛50公分時,眼部的睫狀肌調節力需約200度;螢幕較小的手機距離僅20公分時,睫狀肌調節度則需500度左右。因此,3C產品的螢幕越靠近眼睛,睫狀肌調節力度越大,亦即長時間盯著3C螢幕看,對於眼睛將造成累積性的傷害。
陳瑩山醫師說明,光線照射到眼睛,眼睛只有黃斑部接收光線來源,黃斑部會利用這道光能製造影像,但缺點是會因此增加光線對眼睛的直接傷害,為了避免光線傷害眼睛,眼睛內有很多保護構造,像是水晶體可以吸收藍光,黃斑部有葉黃素可將藍光中和,黃斑部的後面還有脈絡膜可加速血流帶走光線等作用。
然而,由於我們現在使用3C產品太過頻繁,普及各年齡層,遠距工作及教學相當普遍,光靠水晶體、黃斑部、脈絡膜等眼睛內部構造的保護層,已不足以應付這些光線累積的傷害。特別是有三高病史的人,脈絡膜血流量及品質較一般人差;不愛吃蔬菜的人,葉黃素不足夠,也降低了本身對視力的保護,做完眼部手術的患者更應該避免藍光傷害。坊間也開始流行許多輔助工具,如防藍光眼鏡、手機的抗藍光保護貼,或是手機的夜間模式等。
▲現代人使用3C產品太過頻繁,單靠眼睛構造已不足以應付這些光線累積的傷害,坊間開始流行各種抗藍光輔助工具。(圖/NOW健康製作)
對此,陳瑩山醫師強調,其實不只是藍光會傷眼,過度讓眼睛直視光源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若要使用輔助工具,建議手機、平板及電腦等3C螢幕可貼上抗藍光保護貼,相較於手機內建的夜間模式等,較不會產生影像色調失真的問題,因顏色失真反而容易讓眼睛疲勞。如何聰明選擇抗藍光保護貼是一大學問!市面上抗藍光保護貼品牌眾多,知名品牌相對較有保障,其中,檢視抗藍光產品,應該選擇持有國家專利,經過SGS、Intertek及德國萊茵TUV檢驗報告,能有效阻隔30%藍光,吸收型抗藍光技術,不會造成反光,亮度較能維持影像色彩真實度,能減少光線及偏色而傷害眼睛的風險。
▲將藍光LED手電筒照射保護貼,左方於底層白紙明顯呈現刺眼光線,右方則較柔和光感且表面不會光反射。(攝影/林志遠)
最後,陳瑩山醫師補充,飲食方面建議每天吃1顆蛋、1盤綠色蔬菜,多吃黃色水果,例如:香蕉、黃色奇異果、柳丁等,多攝取富含葉黃素的食物;最好的護眼方式是少用3C產品,使用時也要遵守用眼20分鐘即休息10分鐘的規律,如果真的近距離使用手機或盯著3C螢幕久了,就需要眼睛閉上休息,如此一來不會動用到眼睛的調節力,也不會吸收到其他光線。閒暇時多到戶外走一走,親近大自然,只要注意防疫期間不往人多的地方聚集即可。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延伸閱讀
-
長輩不熟3C怎麼辦?透過虛擬健保卡 通訊診療不卡關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288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林純美組長指出,鼓勵民眾疫情期間使用虛擬健保卡進行通訊診療,透過零接觸診療,解決居家隔離民眾就醫問題。據悉,截至111年6月底,雲嘉南地區146家診所參與虛擬健保卡就醫模式,另外則有1,230家診所加入視訊診療行列,約占雲嘉南健保特約診所8成。 -
白內障非老人專利! 醫:這幾類人是白內障高風險族群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842隨著年齡增長,水晶體會逐漸退化,白內障患者以長者居多,但高度近視也是危險因子之一,再加上現代人脫離不了3C產品,因此在臨床上罹患白內障的患者年齡出現下降的趨勢。目前人工水晶體功能眾多,卻始終無法解決散光問題,十分苦惱,但7月起將引進全焦段抗散光多功能水晶體,有散光的白內障患者可一併解決,重獲美麗新視野。 -
乾眼症不只缺水!缺油引起占8成 醫:根本改善這樣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822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若未確實讓眼睛休息,小心乾眼症找上門!多數人以為,乾眼症是眼睛退化的症狀,只有老年人才會得到,忠孝大學眼科陳玉芬醫師門診觀察發現,愈來愈多年輕人因乾眼症到眼科就診,主因通常是用眼過度所致。 -
黃斑部病變曾被視為眼科絕症! 眼科醫師揭治療新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026台灣逐步邁入老年化社會,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人口也愈來愈多;在過往,黃斑部病變為眼科的「絕症」,朱智盟醫師說明,目前已有藥物治療和雷射治療2種方式可改善,針對濕性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水腫病變、高度近視性脈絡膜新生血管(CNV)、息肉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及眼中風造成的黃斑部水腫等類型,都可藉由玻璃體藥物注射來延緩惡化,讓視力得到改善。 -
3C族犯眼疾又頭痛、失眠等共病! 當心電磁波過敏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043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師學會2019年的調查發現,國人平均使用3C的時間已高達10.7小時,也就是說,平均1天有將近一半的時間都在盯著3C螢幕,長期用眼過度、不當的用眼習慣除了會對視力造成傷害之外,更容易罹患乾眼症,也使得眼睛疾病年輕化。除了視力退化、眼疾困擾之外,若同時患有經常性失眠、頭痛、疲倦、憂鬱等問題,當心「電磁波過敏症」找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