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50歲郭先生罹患高血脂症,以為只要控制總膽固醇,就應該沒問題,最近2年發生2次心肌梗塞,心血管嚴重堵塞,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原因就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C)指數忽高忽低,徘徊在110~160mg/dL。郭先生第1次被送到急診,原因為突然在家中昏倒,急診醫師確診他罹患急性冠心症,及高血脂、高血壓,且心臟血管已堵塞,需緊急裝心臟支架才能得救。
出院後持續使用傳統史他汀類藥物治療,但成效不彰,常有胸悶、頭痛等症狀,血脂與血壓仍處於超標狀態。幾個月後,他突然胸痛,再次因心肌梗塞入院。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表示,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分居最新國人10大死亡的第2及第4位,而高血脂症就是致死原因之一,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以致動脈血管硬化,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風險。
黃柏勳表示,高血脂症務必嚴格控制壞膽固醇,因為壞膽固醇會附著在血管壁上,當附著量過多時,就會引發動脈血管硬化等併發症。建議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肝病、甲狀腺功能過低、吸菸、高油飲食、先天家族性遺傳者等高危險族群,應該積極控制壞膽固醇數值。
根據最新《2019歐洲心臟學會治療指引》建議,高風險病人應積極管控血脂,如果為極高風險族群,壞膽固醇數值目標應從70mg/dL降低至55mg/dL。極高風險族群如已接受史他汀類藥物治療,2年內仍發生第2次心血管阻塞,則需更嚴格控制在40mg/dL之內。
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莊文博表示,許多民眾以為生活作息正常、規律運動、飲食清淡,不需要用藥,也能控制壞膽固醇,事實上,一經確診為高血脂症,就應積極治療。如果無法控制壞膽固醇數值時,就需服用藥物,以郭先生為例,2次心肌梗塞都是因為壞膽固醇數值控制不良,徘徊在110~160mg/dL之間所致,顯示傳統藥物無法控制病情,應在醫師評估下服用其他藥物。
莊文博提醒,高血脂症患者應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控制飲食均衡、持續運動、戒菸酒、保持規律作息,還需積極控制壞膽固醇數值,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的藥物,持續用藥,才能控制高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復發及猝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