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療器材不同於一般商品,使用上具一定風險,因此,《藥事法》規定須設有藥商許可執照,始得販售,但主管機關為方便民眾不用出門,可透過網路通路,即可購得使用風險較低的第1、2級醫療器材。
網路通路販售醫療器材有一定的門檻,一般民眾不可販售醫療器材,應先取得藥商資格並向衛生局登記郵購買賣通路類型、郵購買賣通路連結及諮詢專線,並具有實體通路營業場所,才可在網路販售已開放且經核准的醫療器材。若是個人在網路上拍賣醫材已涉違反「藥事法」規定,可處3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鍰。
在網路通路上販售指定醫療器材,必須在商品簡介中清楚標明:(一)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品名、藥商名稱、製造廠名稱及製造廠地址;(二)藥商許可執照字號所載藥商(局)名稱、地址,才算網路合法販售醫療器材。
消基會此次抽查10家網路平台,分別為5家拍賣平台,YAHOO拍賣、旋轉拍賣、樂天市場、蝦皮購物、露天拍賣;以及5家網購平台東森購物、MOMO購物網、博客來、PChome、payeasy。調查是否有藥商身份和是否合乎法規標明執照,結果發現,抽查10家購物平台皆有不合法販售醫療器材的情況。
調查指標則是以購物平台搜尋下列實用性高的10項醫療器材,例如:項目1「衛生棉條」、項目2「隱形眼鏡」(屬未開放醫療器材,不得販售)、項目3「保險套」、項目4「驗孕棒/紙」、項目5「眼藥水」、項目6「六甲村托腹帶」、項目7「耳溫槍」(屬未開放醫療器材,不得販售)、項目8「醫療口罩」、項目9「吸鼻器」、項目10「餵藥器」,共10項。
消基會呼籲,已有現行管理法規,卻仍有諸多違規情事,主管機關應就網路交易之特性,研擬對策,依法加強查察,以維持消費秩序。此外,主管機關應針對易違規族群,諸如大學生代購或是家庭主婦出售家中用品等加強宣導,以免一時疏忽而受罰。而為對網路違規商品有效稽查與管理,宜研議比照其他法規設立檢舉獎金,藉以提昇網路平台交易之安全性。
針對部分平台業者,消基會認為,應儘速檢查平台上所販售的醫療器材商品標示規定是否合格,儘速移除或下架不符合法令的相關商品。應於網路首頁清楚揭示不得上架販售商品之品項或限制,並採取有效控管機制,避免助長違規醫療器材商品充斥。並可考慮設立賞罰機制,例如查獲販售不合法商品停權處理、舉報則回饋購物金等措施。
消基會也提醒消費者,為維護自身安全健康,購買應前往領有藥商許可執照的商店購買醫療器材,勿購買網路或來源不明的醫療器材。如不清楚商品是否為藥品或醫療器材,可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西藥、醫療器材、含藥化妝品許可證查詢系統」查詢或向衛生局詢問。
延伸閱讀
-
消基會自助餐衛生防疫措施調查 收銀員接觸食物易中毒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59一邊整理菜盤、一邊算錢收錢,不少自助餐店員工身兼多職,但這樣衛生嗎?消基會調查上百家自助餐店,發現35%收銀員另需負責盛飯、夾菜、切肉、送餐等,嚴重影響消費者食用衛生。 -
港澳核酸檢驗費都可千元內 消基會:我降至3千才合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15防疫期間,有出國需求的人必須持3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始能成行,消基會今天批評台灣自費核酸檢驗常規費用高得離譜,平均在4,500到8,000元之間,高出港澳等地價格,約在5到14倍,猶如趁火打劫。 -
宣稱幼兒輔助成長不明中藥檢出汞! 長期使用傷腎傷腦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381消基會表示,2款抽檢中藥內,歸類在「國內藥商藥局」(中藥行、蔘藥行)項目中,「小兒驚風類」和「精神安定類」,以及「其他-輔助小孩成長」,竟驗出汞含量不合規定,若兒童長期使用,很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經與臟器傷害。 -
消基會抽檢市售氣炸鍋6成不合格 標檢局依法介入處理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408消基會表示,109年6月間購買10件樣品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品質項目」計有1件不符合規定、「重要零組件比對」計有3件不符合規定、「中文標示」計有3件不符合規定。 -
作家劉墉天雨「鞋滑」險摔倒 消基會籲訂鞋具防滑標準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429消基會表示,市售鞋子所標榜「防滑」功能,許多恐怕並未經過第3方檢驗機構檢測,或並未充分提供經過檢驗的證明,許多運動鞋都宣稱有減震、彈力、防滑功能,價格竟從百元到近萬元價格者都有,作家劉墉在雨天行走的差點滑倒一事,給消費者使用鞋具的安全上,帶來這般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