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血液疾病治療新曙光 親屬造血幹細胞救命

4613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
蕭樑材醫師
▲徐小妹(右二)及父母與血液科蕭樑材醫師(右一)合影。(圖/台北榮總提供)

18歲高三徐姓女同學,去年4月罹患猛爆性肝炎,併發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但效果不彰,持續全血球嚴重低下,合併免疫功能不全,反覆發燒,被診斷為敗血症、侵襲性黴菌肺炎,最後接受父親捐贈造血幹細胞移植,才救回一命。

台北榮總內科部血液科主治醫師蕭樑材指出,造血幹細胞是位於骨髓的獨特細胞,可進一步發展形成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為目前治癒白血病、先天性或後天性造血組織疾病等血液惡性疾病的重要治療方式。

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首選為人類白血球抗原(HLA)全相合的親屬捐贈,其次為HLA全相合的非親屬捐贈者。但許多患者找不到合適的親屬捐贈者,至於合適的非親屬捐贈者,則需等待配對成功,時間漫長,但如果病人狀況緊急,就可考慮「半相合移植」。

蕭樑材解釋,「半相合移植」來源包括旁系親屬、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甚至患者或患者父母的表親兄弟姐妹,都有機會成為捐贈者,提升異體幹細胞移植治療的可能性。

以徐姓女生為例,因全血球嚴重低下併發多種感染,必須在短時間內控制血球,但她為獨生女,沒有兄弟姊妹,而非親屬造血幹細胞配對及移植,必須等上1至2個月。

在北榮醫療團隊經詳細檢查評估下,建議由她56歲父親進行「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術後,徐小妹全血球低下逐漸進步,並恢復至正常,不需依賴輸血治療,感染逐漸改善,在抗排斥藥物的控制之下,並無嚴重的併發症,順利康復出院。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