痠痛藥布怎麼貼? 這些NG用法可別學

3339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
痠痛藥布
▲市售的外用緩解痠痛藥品琳琅滿目,光是劑型就有乳膏、貼布、凝膠及噴劑等類型,最常用的成分為非類固醇消炎類(NSAIDs),及水楊酸類。(圖/ingimage)

行動不便的阿公阿嬤想陪孫子至戶外玩耍,或是跟老友一起爬山,但卻走不久,一下子就腰痠背痛、肩頸痠痛,許多老人家都有類似困擾,因此,止痛的乳膏、噴劑或痠痛貼布成為藥局的暢銷成藥,但專家提醒,民眾用藥前要諮詢專業醫療人員,以免花錢傷身。

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市售的外用緩解痠痛藥品琳琅滿目,光是劑型就有乳膏、貼布、凝膠及噴劑等類型,最常用的成分為非類固醇消炎類(NSAIDs),及水楊酸類,這些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功效,能暫時減緩局部發炎、輕微肌肉及關節疼痛等症狀。

與口服、注射藥物相較之下,外用痠痛藥局部使用於疼痛處,經皮膚吸收的劑量有限,不易造成全身性不良反應,但如果胡亂使用,大範圍塗抹、噴灑或貼滿全身,還是可能出現問題。

藥師林錦良指出,身體若有局部痠痛,可使用局部貼布或藥膏來舒緩疼痛。但大面積、長時間地使用外用藥,或是多管齊下,同時塗擦乳膏、貼布和凝膠,還是可能導致用藥過量,進而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

以非類固醇消炎類藥品為例,過量使用可能引起皮膚紅腫、發癢、刺痛、乾燥、起疹或起水泡等不良反應;嚴重時還可能引發嚴重症狀,如腸胃不適、噁心、氣喘、耳鳴、發燒、喉嚨腫痛和胃出血等。

至於如果過量使用水楊酸,則容易引起水楊酸中毒,造成嘔吐、耳鳴、劇烈或持續頭痛、呼吸困難和心跳加速。國外就有人自行使用大量含水楊酸類成分的肌肉舒緩外用藥,以致中毒。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無論使用哪一種止痛、緩解痠痛的成藥,都需聽從醫囑或依照仿單、說明書指示;使用後應留意皮膚是否有紅腫或發癢的情形。

此外,如果合併用藥,應該請教醫師或藥師,例如女性服用治療經痛藥物,又吃了含diclofenac或indomethacin成分的止痛外用藥,就可能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以致噁心、嘔吐、胃痛、腸胃不適。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