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從懷孕開始,初期到末期的檢查項目不下數十種,透過全面檢查希望確保胎兒的健康,隨著檢查儀器發展愈來愈精密,除了檢測心跳、身高、體重外,4D立體超音波連腹中胎兒的長相也能清晰看見,讓許多新手爸媽搶著拍下寶寶的第一張寫真照。
超音波檢查從2D、3D到4D,是否數字愈多表示愈精準?每項檢查是否都要做?這些問題常讓新手爸媽手足無措。柏仁醫院婦產科醫師孫德基表示,其實2D超音波檢測就足以提供很多產前診斷上的資訊,從懷孕初期確定胎兒心跳、發育情形、羊水量、胎盤位置,到妊娠20-23週,觀察胎兒的各項器官結構及大小,醫師會利用2D高層次超音波檢查腹中寶寶的狀況,因此多數先天性異常,包括外觀、腦部及心臟、脊椎、各個內臟、性器官及肢體的異常,便可及早診斷發現;相較之下,4D超音波最主要是可以看到胎兒外觀,帶給準爸媽的樂趣與初次見到胎兒長像的新鮮感,多於檢查健康的實質效果。
超音波在孕婦產檢週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是屬於高頻率音波傳導反射的一種非侵襲性檢查,利用物理原理將物體影像經由電腦處理,呈現出2D、3D、4D影像,對於胎兒與孕婦的影響很小,無安全上的疑慮。但超音波檢測並非萬能,像是母親脂肪層較厚、羊水量不足或胎兒姿勢不良就可能影響檢測,但是細微的胎兒缺陷、微小的肢端異常、罕見先天性心臟病等,都可能是超音波檢查時無法發現的死角。
任何有關產前再精密的儀器檢查都還需憑藉著相當配合的條件,醫師的足夠經驗診斷,加上胎兒姿勢地配合,才能有更多清楚明確的診斷畫面。舉例來說,若產婦羊水過少、胎兒姿勢始終趴著,再多的精密儀器,也無法照到胎兒全貌,甚至影響醫師的診斷結果。
豐富的診療經驗及完善的醫療設備,愈能即時提供孕婦及醫師更多的診斷數據,保障胎兒的健康。孫德基醫師提醒,是否需進行其他更多的精密檢查,可由專科醫師評估胎兒健康狀況及孕婦自身需求,但產前檢查應回歸原本的目的,才不會失去產檢本身的意義,盡可能確保媽咪及胎兒的健康!
延伸閱讀
-
婦人患五十肩熱敷電療無效 醫師採超音波注射緩解疼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8950歲林女士4個月前不慎跌倒拉傷右肩,由於多次治療未見成效,經朋友介紹下到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復健科就醫,醫師發現患者患有「五十肩」。在接受2次超音波導引注射治療後,病人1至2週內疼痛便大大緩解,再搭配物理治療師的徒手治療,1個半月後肩膀的關節活動度已近乎正常。
-
肝基會號召全台16家醫院免費腹超! 最新篩檢結果出爐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1321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以下簡稱肝基會)今年結合世界肝炎日,號召全台16家醫療院所,動員近60位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與400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群,於 7月24日上午為40歲以上民眾舉辦大規模免費腹部超音波肝癌篩檢,短短3小時共有3,205人接受檢查,其中2,654人發現異常,有82人疑似肝癌或性質不明肝腫瘤,而6人有肝硬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833人有脂肪肝 比率高達57.2 %。肝基會呼籲,有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1次腹超檢查,也建議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篩檢,以免錯過最佳治病時間。 -
主婦手掌麻刺感! 患「腕隧道症候群」復健治療助緩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419家庭主婦慣用手過度操勞,容易造成腕隧道症候群發作,如手部麻刺感影響生活作息,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徐瑋璟建議,患者可接受超音波神經解套注射治療,減緩不適。 -
整外張大力院長破除隆乳手術迷思 強調掌握隆乳黃金期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1393而每個人心中都有最美的樣子,依照個人胸型條件、皮膚彈性與脂肪厚度、乳腺分布和胸廓比例等,量身打造適合的隆乳術式,整形外科張大力院長以日本許多醫院的隆乳手術流程為例,當地手術前會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評估個人條件後,再決定手術方式與乳袋材質品牌和大小。
-
乳癌患者「淋巴結陽性」復發機率高 早期治療可望治癒
癌症新知 / 乳癌1423台灣每年新增乳癌患者高達萬人,早期患者佔了8成;雖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為90%,但患者的最大隱憂是復發,有20%到40%的患者可能要再次面對乳癌的威脅。醫師表示,只要能積極接受術後輔助治療,可有效降低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