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非癌症末期安寧療護將上路

732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經過社福、醫療團體的長期爭取,包括心臟衰竭、其他大腦變質等八大非癌疾病末期患者,即將被納入健保給付,大大減輕患者家屬的負擔,也讓病人走得更有尊嚴。

  「八大非癌疾病末期安寧療護」項目涵蓋了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其他大腦變質、心臟衰竭、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根據97年衛生署的死因統計,每年死於八大類疾病者約4萬人。

  對於安寧療護的重要性,黃利利女士感慨良多,她表示,母親在85歲那年,因心肌梗塞,入院治療。但治療並沒有讓母親病況好轉,反而因為抵抗力不佳,歷經了尿路感染、洗腎等,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在治療將近1年後,因為肺部感染導致呼吸困難而轉進加護病房,在醫師建議下,母親接受了氣切。沒想到,母親於術後,昏迷了7個多月,如同植物人一般,無法與人交談。

  黃利利難過地說,只要醫師幫母親抽痰,她總是全臉漲紅,緊緊抓著她的手,似乎是想藉此傳達身體的不適。原本開朗樂觀、滿面笑容的人,結果在生命最後的一年半,總是皺著眉頭,極度不快樂。

  黃利利指出,如果當時有機會可以選擇安寧療護,相信能讓母親生命的終點可以更為完滿。「八大非癌疾病末期安寧療護」正式納入健保給付,絕對可以減少病人的痛苦,家屬也不用含淚做出痛苦的決定。

  安寧基金會董事蔡麗雲肯定政府這項新措施,讓更多末期病人及家屬受惠。她表示,基金會在今年2月就成立推動小組,並強調「新安寧運動」必須從多方面著手。

  重點包括醫界對末期照顧的觀念建立、釐清各疾病末期的定義、醫護人員的訓練、民眾教育的推廣、長照機構的協調等,才能讓「新安寧運動」的推行更為完整順利。

  馬偕醫院安寧中心主任蘇文浩表示,參與「新安寧運動」醫院應該統整各科有安寧緩和執照的專科醫師,並增加安寧團隊的人力,規劃非癌末期病人安寧照顧小組,透過家醫科、內科及安寧中心醫師等共同照顧模式,提供更完善的照顧。

  蘇文浩強調,心靈撫慰對末期病人及家屬,相當重要,以馬偕安寧團隊為例,就整合了精神科及院牧部,讓病人不僅在生理病痛上獲得照顧,更能得到心理、靈性方面的需求。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