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病歷改中文? 醫界:嚴重影響醫學教育

580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民眾就醫時,醫師總是在病歷上寫英文,電腦化後,仍舊輸入英文,絕大部分患者永遠看不懂自己病況,因此,有人希望國內病歷應該從現行的英文版本,改成中文。對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出聲明,反對病歷中文化。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一旦換成中文病歷,現有醫學教科書都需變為中譯本。就診紀錄牽涉病名、診斷及用藥,官方統一譯名需要投注時間及人力,非倉促即可達成。

  如果在醫學名詞統一譯名前,若貿然實施書寫中文病歷,因譯名不同,恐易造成民眾混淆與困惑,增加醫病關係的緊張。

  另外,現行病歷製作方式,並未剝奪病人知的資訊權。醫療機構提供「病歷摘要」,即為中文病歷資料。現行病人簽署麻醉同意書、手術同意書,也都是中文。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強調,病患想要更了解自己的病情,仍須透過醫師之解釋與說明,所以病人資訊權及對病情的掌握度,與使用何種文字書寫,並無絕對關係。

  值得重視的是當醫師面臨急診或手術病人,正與死神拔河的關鍵時刻,如果這個時候中文書寫病歷,勢必影響後續等待急救或手術病人的搶救時機,對臨床急救及手術,都會造成極大障礙。

  另外,書寫病歷中文化將造成醫學方面與國際接軌能力下降,書寫中文病歷,除師資養成有困難外,未來台灣醫師的英文讀、寫能力會變差,將難與國際無縫接軌。

  另外,政府推動電子病歷,如果以繁體中文來寫病歷,所有資料只能在國內使用,若國人於國外就醫,或至使用簡體中文的國家,病歷就派不上用場。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認為,一旦貿然立法要求書寫中文病歷,將影響整體醫學教育品質及國內與國際醫學的接軌,希望立法院及社會各界審慎考量。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