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不成?淺談急性尿滯留之治療

686
【文/馬偕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許炯明】

  二月份的寒流季節中,一名60歲張先生因突然無法解尿而來到醫院求診,經診斷為急性尿滯留,患者平日有喝酒習慣,經尿管導尿及給予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服用,3日後已能自行解尿。

  「急性尿滯留」對許多人來說很陌生,簡單來說就是突然無法排尿,可能原因包括因攝護腺肥大引起排尿阻塞、服用感冒藥、胃藥或喝酒、便秘連帶引起排尿肌肉收縮異常,以及麻醉後產生膀胱過脹等,其中男性以攝護腺肥大者所引起急性尿滯留最為常見,發生機率約為20%,年齡越大發生機率也就越高。若男性尿流速每分鐘小於12c.c.、攝護腺重量大於30gm,或餘尿量大於50 c.c.,就要小心容易發生急性尿滯留。

  攝護腺肥大的藥物治療,常見的有能放鬆攝護腺和膀胱頸肌肉張力的「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根據臨床觀察,服用「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可降低發生急性尿滯留及未來開刀治療的機率,而對於已發生急性尿滯留的患者,則能提高自行解尿的機會。此外,「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近來有口溶錠的新劑型,不需喝水、入口即化,對於急性尿滯留臥床治療及吞藥不靈敏的患者,可說格外方便。

  雖然急性尿滯留症狀可以尿導管方式獲得紓解,但是插管時間越久,病菌感染的機會就越高,嚴重者還會有敗血症的發生。許多中老年男性會羞於把排尿問題公開和家人或醫師做討論,而延誤早期治療改善的黃金時期。筆者建議40歲以上男性若有排尿異常的狀況,就應尋求專業泌尿科醫師的協助,以防更嚴重的排尿症狀症引起不適。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