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任何年齡層都可能會發生,由於疝氣屬於器官組織的破損,並無法藉由藥物控制情況,目前手術是為唯一根治的方法,但一般傳統縫合手術原理,是將受損組織互相拉扯縫補起來,其所產生的張力,容易造成術後疼痛感,且術後仍有10%~15%的復發機率,而反覆手術讓病患不堪其擾。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陳順郎表示,疝氣種類中以腹股溝疝氣最為常見,尤其從事粗重工作的男性要特別注意,初期症狀在鼠蹊部上方偶爾有突出或腫大的現象出現。由於長期腹壓上升,造成腹股溝的結構慢慢變的薄弱,並隨著年齡漸增,肌肉力量變弱,使腹股溝底部腹壁變得更薄弱,若長時間使力壓迫腹腔就可能造成疝氣。
網住疝氣 告別疼痛
陳順郎解釋,目前治療疝氣手術最常採用人工網膜的無張力修補術,主要是利用人工網膜與組織的粘黏特性來修補疝氣缺口,使得腹壁更結實,過去舊式的人工網膜材質較普通又硬,有些病患術後會感覺有異物等不適感,容易引組織發炎與纖維化的反應,且可能因時間越長,人工網膜的萎縮使疝氣再度復發。陳順郎補充,現在運用了現代科技所發展的輕質量人工網膜,主要特色與傳統網膜相較下,輕質量網膜材質更為柔軟,部分材質可被人體組織吸收,而形成更強固的永久結痂組織,孔洞大避免使得異物殘留,可大幅降低復發機率,且術後傷口小、疼痛少、復原快,通常只需一、二天的時間就可以恢復到平日正常的生活。
忽視疝氣 可能危及生命
陳順郎提醒,最危險的情況就是延誤就醫而引發的嵌頓性疝氣,由於腸子被擠入腹膜不大不小的空間中,無法復位至腹管內而引起腸阻塞現象,而被擠壓腸道可能因缺血壞死,若不即時切除,恐會造成患者極度疼痛,甚至危及生命。
在台灣,疝氣手術已是相當有效且成熟的技術,最重要的還是需依照病患狀況來選擇最合適的手術,建議患者多與主治醫師討論,並嘗試了解較適合的手術方式及進行的最佳時機,可有效降低手術風險性,術後一個月內應避免劇烈運動、從事吃力工作以及較激烈運動,都可以有效預防疝氣的再發生。
延伸閱讀
-
割包皮可降低染愛滋病風險? 醫揭割包皮能遠離這些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2040包皮是包覆男性陰莖龜頭的一層皮膚,用來保護龜頭不受內褲或外來物等刺激,而在天主教、回教等一些宗教,會替剛出生的小男嬰行「割禮」儀式,也就是割包皮。 -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1447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1。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兜兜轉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 -
新手爸媽注意!新生兒常見6症狀 及早介入治療預後佳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434新手父母們迎接新生兒的喜悅後,要面對的就是寶寶的健康與照顧。自寶寶出生後,有許多問題常困擾家長,有些症狀或身體狀況,只要稍微花點心思就能察覺。 -
糖尿病不治療被迫切蛋蛋! 男子副睪炎膿瘍致睪丸萎縮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538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副睪膿瘍是1種不常見的副睪炎併發症,常發生在嚴重副睪炎或是長期未接受治療者,症狀與睪丸腫瘤相似,因此及時檢查與治療是很重要的。 -
半夜想上廁所好困擾 賀爾蒙分泌不足恐為「夜尿」主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896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廖俊厚醫師指出,「夜尿症」是很易被忽略的疾病,依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定義,若尿意強烈,中斷原來的睡眠醒來,如此情形1晚至少2次以上就可判定為夜尿。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成人夜尿症盛行率達40%,且年齡越長盛行率越高,其中近9成屬於「夜間多尿」的範疇,意即台灣目前恐至少超過450萬人飽受夜間多尿困擾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