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症患擺脫3公斤鐵盔 深腦刺激術新契機

912
【NOW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巴金森氏症不再只是老人的專利,年僅十幾歲即罹患年輕型巴金森氏症的患者,也有增多趨勢,為了改善患者手腳會不自主抖動、打拍子,台大醫院引進先進的無框架深層腦部刺激術,患者在開腦之前,不必再頭戴三公斤重的鐵盔,並且在術後配合口服用藥,使得許多患者症狀大幅改善,恢復以往生活步調。

  巴金森症的病徵是腦中的黑質組織多巴胺細胞退化死亡。當控制運動多巴胺神經退化超過60%時,便開始出現輕微症狀,包括肢體顫抖、僵直及動作緩慢。初期症狀會先由身體單側的手腳發生抖動現象,再延伸至另一側,退化愈多,則症狀會愈嚴重。目前巴金森氏症前期主要是以口服左多巴藥物治療為主,病患在服用藥物5-8年後,便會出現藥效逐漸減弱的現象。

  由於巴金森氏症是種漸進式的疾病,多巴胺神經會持續凋零,以致口服左多巴藥物的有效劑量愈來愈高,藥效時間卻愈來愈短,出現所謂「開關現象」;意指患者的運動功能猶如電器的開關,電來時能夠走,電力不足時,寸步難行。

  另一個副作用是異動症,當藥效達到頂點時,病患會出現局部或全身性的身體搖晃與肢體亂動。由於年輕型患者對於藥物的敏感反應度較高,症狀特別明顯,常常會讓病患的日常生活起居受到極大的困擾。

  當藥物治療無法控制嚴重病患之症狀以致影響生活品質,手術治療便成為很重要的治療方法。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傳統「有框架深腦部刺激術」過程複雜,病人在開腦之前,頭上必須戴上三公斤重的鐵盔,再藉由核磁共振與電腦斷層造影,找到視丘下核,才能取得插針座標位置,手術時間長達10個小時。

  至於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病患不用戴頭盔,只需在頭頂插上五枚感應針,透過功能性導航系統,就能迅速找到視丘下核的座標位置,至少節省了三個小時的手術時間。透過電極放電與輕量藥物輔助來舒緩症狀,是目前巴金森病患除接受藥物治療外,有效改善無法以藥物控制症狀的手術之一。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醫療團隊表示,深腦刺激術治療也有約3%至5%腦出血的風險,但該風險取決探針插入腦部的次數,由於無框架深腦部刺激術的精準定位,大幅降低插針次數,因此也將手術準確率提高約46%。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