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層腦部刺激手術治療巴金森氏症 療效顯著

736
【NOW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郭小姐生產之後,四肢無力,整個身體僵硬,如同木頭人一般,必須仰賴輪椅行動,後來發現罹患巴金森氏症,幸好醫師進行「深層腦部刺激手術」,郭小姐終於能恢復正常生活,接送孩子上下學。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醫學中心主任林欣榮表示,巴金森氏症並非老人年疾病,就算是年紀輕輕,也可能罹患。因為基因突變,也會引起「年輕型巴金森氏症」。

  今年35歲的郭小姐,26歲生產,產後坐完月子,發現餵奶、換尿布時,雙手容易顫抖,四肢變得僵硬,雙腳經常抽筋,四肢無力,一不小心,就會跌倒。一開始被當作是生產的後遺症,兩年後才被檢查出是年輕型巴金森氏症。

  郭小姐母親也出席了記者會,回憶女兒發病時的遭遇,言語之中仍充滿了不捨,她表示,女兒動作遲緩,走路時駝背,臉上沒有表情,跟之前的外觀,簡直有天壤之別。

  起初,郭小姐定期回診,服藥控制,但服藥三、四年之後,卻產生抗藥性,甚至還出現幻覺、噁心、腸胃不適等症狀。身體像是跳了電,四肢僵直,不管是做家事,走路或是抱小孩時,都會突然僵硬,如同一二三遊戲中的木頭人。 

  郭小姐最後接受了「深層腦部刺激手術(DBS)」,症狀才獲得控制,生活逐漸恢復正常,行動自如,甚至陪著孩子上下學。

  林欣榮指出,深層腦部刺激手術在醫界已發展了10多年,以往主要用來治療末期巴金森氏症病患,但為了避免影響工作與家庭,年輕患者如果雙側僵硬,行動不便,也可以接受這項手術。

  林欣榮強調,巴金森氏症患者多半是透過藥物來控制症狀,直到對藥物都沒反應,才會接受手術。年輕的郭小姐必須照顧小孩子,所以幫她動了手術。手術相當成功,術後減少了七成五顫抖症狀。

  林欣榮表示,研究團隊已完成巴金森氏症幹細胞療法的動物實驗,預計一年後進入人體實驗,嘗試以病患自身幹細胞來刺激腦部,分泌多巴胺。如果實驗成功,未來可望為巴金森氏症治療再添新希望。

  林欣榮提醒,巴金森氏症早期症狀容易被忽視,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倦及肌肉痠痛,動作遲緩,臉部表情僵硬,就應該提高警覺,盡早就醫。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