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腫脹鞋變小 恐患深層靜脈栓塞

1982
【NOW健康 林姵妤/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吳造中教授
▲吳造中醫師警告,如果在發生初期妥善治療,復發率小於2%,但未良好控制,復發率則高達47%,同時還有50%機率可能惡化為肺栓塞。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發生深層靜脈栓塞一個月內死亡率高達7.1%,危險不容小覷。

久站久坐,長期臥床,出現單腳發生腫脹,當心罹患「深層靜脈栓塞」!一名20多歲的年輕廚師因為一天工作得連續站十多個小時,以致腳腫起水泡,最後皮膚轉黑破皮,甚至潰爛。就醫確診為「深層靜脈栓塞」,如果任由惡化,恐引發致命的肺栓塞。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吳造中教授表示,長時間維持一定姿勢不動,血液滯留在下肢靜脈,會引起靜脈血栓形成,一旦血栓順著血流回流到肺部,就可能發生肺栓塞,有致命的危險。

吳造中醫師警告,如果在發生初期妥善治療,復發率小於2%,但未良好控制,復發率則高達47%,同時還有50%機率可能惡化為肺栓塞。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發生深層靜脈栓塞一個月內死亡率高達7.1%,危險不容小覷。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中毅指出,深層靜脈栓塞患者常感覺下肢水腫,發熱疼痛,常從腳趾一路往上腫到小腿大腿。有些患者早上醒來腳是軟的,但上班時腳就開始腫腫的,到下班時,原本的鞋子就無法穿上。

以潘姓櫃姐為例,在百貨公司上班,工作時必須久站,長期下來,小腿浮腫,每到下午以後,腫脹更為明顯,這時鞋子像是變小了,常在腳踝上勒出一道痕跡,有時痠痛而脫下鞋子讓腳活動,但一脫,就穿不上了。

李中毅醫師強調,即使沒有治療,靜脈栓塞症狀可能好轉,但這不代表內部血管恢復正常。由於症狀不明顯,大部分患者可能要看二至三個科別才能被確診,容易延誤治療時機。

傳統治療深層靜脈栓塞,患者需住院5到7天,接受注射及傳統抗凝血藥(Warfarin)二階段治療。但由於Warfarin劑量大,出血風險高,臨床上約有三分之一患者因使用劑量不足或療程不夠,無法治癒,容易併發血栓後症候群,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保命。

吳造中醫師指出,目前已有新型口服抗凝血藥,使用簡便,不必住院,劑量固定,不需反覆調整劑量,也不需監測,且與其他藥物、食物交互作用機率偏低,藥效作用快速,可降低32%復發風險,可作為深層靜脈栓塞治療的另一個選項。

吳造中醫師提醒,民眾若發現單側下肢腫脹,鞋子變緊,甚至穿不下,應儘速至心臟血管科就診治療,以免症狀惡化,危及性命。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