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創植牙,一個聽起來快速且似乎沒那麼痛的植牙方法,現在已成為各牙醫診所的新寵,不少缺牙患者一進診所便說「這裡的醫師有做微創植牙嗎?」、「聽說微創植牙一天就可以好?」詢問度相當高。但牙醫師指出,微創植牙確實擁有傷口小且復原快的優點,但並非人人適合,且一旦誤判,種入的植體仍可能不敷使用,掉牙機率高。
品御牙醫診所張仲義醫師表示,日前一位孟先生前來門診時表示,先前接受過微創植牙手術,但因為過去電腦斷層掃描不夠普及,當時的醫師單就外表進行判斷,認為植牙空間應已足夠,便直接幫他進行微創植牙,結果一星期不到,植體便搖搖欲墜,最後甚至鬆脫掉落,讓他痛苦不已。
微創植牙,顧名思義就是藉由較小的傷口完成植牙的過程,在專業的牙科領域裡屬於不翻瓣(flapless)手術,也就是不將牙齦切開,直接在上頭打個洞植入植體,技術上沒有太大的困難。但正因不將牙齦切開,所以需藉由翻瓣才能進行的補骨手續便無法進行,因此若是本身骨床條件不佳,過窄或是萎縮嚴重的人都不適合接受微創植牙。
張仲義醫師進一步說,在過去多年的臨床經驗裡,需要植牙的患者,其實大約僅有一成適合接受微創植牙手術。這是因為多數缺牙患者往往在掉牙初期都不以為意,認為缺牙沒有大礙,直到齒列開始歪斜、傾倒才急著找醫師求助。這時骨床多已萎縮,需要先行補骨,穩固地基,才能將植體種入,確保其牢固度。
此外,相較於微創植牙,目前亦有所謂「即拔即植」的植牙方法,看似符合民眾縮短時間的需求,但仍有一定程度的風險。張仲義醫師解釋,這種植牙方法因為受限於剛拔完牙,牙根處仍留有一個大洞,無法順著原本牙根的方向放入植體,必須將植體轉個角度才能穩固地卡在齒槽骨中。問題在於前牙美觀區植體的角度不能轉太多,而且植入的位置與深度都要非常準確,否則將來牙齦極易萎縮,造成難以補救的後果。
同時也因拔牙之後的窩洞相當大,將來骨癒合後的最終高度與寬度即便是專業的牙醫師也很難百分百預測準確,特別是上下顎的大臼齒處更是困難。臨床上常見即拔即植的患者,數個月後回診才發現植體螺紋局部裸露在外,沒有全部植入骨床中,或是植得過深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假牙製作上的困難及患者清潔上的困難,讓患者困擾不已。綜合上述可知:「即拔即植」不論對前牙或對後牙皆有相當程度的風險。
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植牙方式,膺復假牙專科醫師鍾泰豐說,其實植牙方法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提醒民眾不要受到廣告誤導,一昧地追求所謂的新技術,或是新療程,要與牙醫師做良好溝通,了解背後的風險,在精確的儀器診斷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植牙方法才是重要的。
延伸閱讀
-
低價植牙可能面臨重建難題 健康與荷包損失恐加倍奉還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339市面上植牙價格不一,急著植牙卻沒做好功課,恐讓自己「健康與荷包兩頭空」。年過50歲的王先生,遇到這個情形,當時心急的他只以價格為考量,選擇了打著低價植牙廣告的醫師做治療,沒想到植牙後不到2年就開始狀況頻頻,不僅牙齦腫脹、潰爛,還出現植體鬆脫的現象,讓王先生只得另尋其他牙醫師自費重建。
-
活動假牙只能吃軟爛食物 斷層掃描搭微創植牙樂享美食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389徐慶雲醫師提到,植牙前都必須先由牙醫師檢查評估口腔及齒槽骨健康狀況、有無其他慢性疾病或服用藥物,確認健康條件充足才能採用此法進行手術,待3到4個月後,人工牙根穩定、傷口癒合,再進行第2階段療程,為病患裝上接頭和假牙,每次僅針對一側進行治療,以確保患者還有另一側牙齒能正常進食。 -
防蛀牙、牙周病口腔清潔要做好 牙膏vs.漱口水比一比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482葛建埔醫師說,少部分牙膏含有藥用成分,屬於指示用藥,價格昂貴,每支約2、3百元,且無法在一般賣場販售。至於常見號稱可預防牙周病的牙膏,價格也不便宜,但效果就不如藥用牙膏來得好;有些人牙齒敏感,喝了冷熱水時,痠到不行,建議可以直接以抗敏感牙膏塗抹在齒頸部,並按摩1、2分鐘,1天2、3次,幾天下來就可感受到效果。 -
植牙失敗恐面臨2次植牙 導航植牙提升精準度與成功率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1896尊昊牙醫集團漾潔牙醫診所蕭閎懋醫師表示,簡單來說,植牙就是以手術的方式,將人工牙根也就是植體,放入缺牙區的齒槽骨內,等待骨頭和植體緊密接合之後,再做把人工牙冠(假牙)放上去。 -
智齒不拔沒關係?有3%轉為囊腫 嚴重恐惡化成口腔癌
癌症新知 / 口腔癌1899長歪的智齒不具功能,且因位置的關係不易清潔,容易引發蛀牙、牙齦發炎、牙周病、蜂窩性組織炎等問題,甚至還會連帶危害周邊牙齒的健康機率高達81%以上,即便是沒有長歪的智齒,若無對應咬合的牙齒,也可能因過度萌發影響咬合,或是反覆刮傷周圍的口腔黏膜,長期下來容易造成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