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民運動風氣日益興盛,健康養生意識抬頭,國內運動人口的比例有愈來愈多的趨勢。不論是瑜珈、慢跑、單車、有氧等,甚至是各種球類運動,都吸引不少民眾參與。然而,不管從事任何的運動,都存在著運動傷害的風險。
像是肌肉、肌腱扭傷,韌帶拉傷、關節滑囊炎和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等,這些都是極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部位及症狀。甚至有些日常生活的姿勢不良或施力不當,也可能產生與運動傷害類似症狀。如何有效快速減緩運動傷害,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地回復原本最佳體能,是醫師、治療師與患者共同的最大期望。
有「神射手」美譽的前達欣當家射手、現任達欣籃球隊總教練許智超,運動場上風光之餘,私下卻經常得面對惱人的運動傷害及疼痛。困擾許智超的除了「肩峰下滑囊炎」,還有惱人的「足底筋膜炎」。
由於頻繁的肩部高舉過頭動作,或是錯誤的姿勢如無意識的聳肩等,或是經常性的肩部過度拉扯重物或使力,以及肩部扭傷、挫傷、撞擊等意外傷害,都可能導致肩部滑囊勞損發炎。此外。足部結構不良,如內旋足或高弓足、站立時間過久, 體重過重,穿著高跟鞋或時下流行的薄平底布鞋,因受到重覆的地面衝擊力等,都有可能使足底筋膜過度伸張,導致發炎。
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院長曾清祥指出,傳統治療「肩峰下滑囊炎」的方式包括:熱敷、電療、超音波等。而對於「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式則大多給予保守治療,但往往進度緩慢、費時較久。除減少活動之外,並搭配熱水浴軟化下肢及足部肌肉,同時也進行小腿及足部的伸展運動,並建議穿著醫療訂製鞋墊,回復足踝關節正確位置,以避免足底筋膜受到過度伸張。
目前,復健科及骨科醫學界受到高度肯定的「骨震波」治療,透過高能量震波,能增進損傷部位血液循環,使血管新生,並促進局部組織修復,對於緩解疼痛及症狀改善,效果明顯。許智超在經醫師診斷有肩峰下滑囊炎和足底筋膜炎等症狀,在雙側肩峰下滑囊位置及足部接受了共四次的骨震波治療。他親身體驗之後表示:「數年積累的疼痛困擾,打完震波治療後,好像一下就解除了!」由於治療時間短暫,再加上是非侵入性,這項最新科技治療方式,提供運動傷害患者治療的新選擇。
延伸閱讀
-
復健科醫師教3撇步挑滑鼠! 避免肩頸痛和肌腱炎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297原力復健科診所侯鐘堡醫師表示,其實上班族每天要用鍵盤滑鼠4至8小時,算蠻久的,大家一般都會說每天睡覺躺臥的枕頭很重要,那每天使用的鍵盤滑鼠也很重要,建議民眾應選擇適合自己手部大小的滑鼠,才能避免壓迫到正中神經,引起滑鼠手(腕隧道症候群)。另外,看電腦30分鐘可以站起來走一走,定時提醒自己起來換個姿勢,或是去廁所走一走,對長期久坐的姿勢都會有幫忙。 -
為協助患者復健 北市聯合醫院引進能上下肢訓練機器人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300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引進高科技智能上肢與下肢訓練機器人,協助神經損傷患者復健治療。 -
類風濕性關節炎反覆發作難控制? 善用健保藥治療達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759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若沒有好好控制,不僅可能面臨關節破壞的失能風險、降低生活品質,還可能併發容易感染、心血管疾病、骨鬆和憂鬱症等疾病。由於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法根治,但若能在確診後及早治療,有助於延緩病程、減少關節腫痛不適,還能保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
醫師整理「頭暈7大原因」 你的頭暈是屬於哪種類型?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174許多中老年人清晨起床時總覺頭暈、走路不穩,嚴重時還會噁心嘔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周友芳表示,頭暈成因眾多,例如,眩暈、腦幹及小腦的病變或中風、姿勢性低血壓等,除了藥物治療,還應配合前庭復健。 -
腦中風復健也可以看中醫 復健搭配針灸刺激神經元修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506楊鯉源說,臨床上中醫常使用「針灸」和「中藥」來治療腦中風後遺症。利用針灸刺激人體穴位,可促進神經修復,改善身體活動功能,加上中藥針對體質調理。國內外許多研究表示,復健搭配「針灸治療」可以改善腦中風患者的認知能力、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及其後遺症,並可降低腦中風再復發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