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逆流光靠藥 當心埋過敏體質地雷

2225
【NOW健康 周嘉文/台北報導】
胃酸逆流光靠藥 當心埋過敏體質地雷
▲ 西醫把肝膽腸胃歸為一個系統,中醫師李深浦表示,對中醫而言,腸胃雖然是一個系統,但兩者有很大的不同,胃的功能主納,接納,吃東西就是納;而大腸、小腸則主氣血的推升,把營養推升到肝臟、血液當中,推升到全身的經絡,一路直到肺部。(圖/ingimage)
 胃酸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尤其經常熬夜、壓力過大和習慣吃到飽的上班族最是困擾,雖然喉頭、胸腹「卡卡」時,來上一顆制酸劑或來上一包胃乳,綜合胃酸馬上見效,但中醫師提醒,過份依賴藥物壓制胃酸,反可能埋下過敏性體質的不定時炸彈。

 胃酸逆流到食道,稱為食道胃酸逆流,逆流到咽喉,則稱為咽喉胃酸逆流,但不論是哪一種,都叫人感覺喉頭、上腹部、胸部宛若有把火在燒,備感不適。

 西醫把肝膽腸胃歸為一個系統,中醫師李深浦表示,對中醫而言,腸胃雖然是一個系統,但兩者有很大的不同,胃的功能主納,接納,吃東西就是納;而大腸、小腸則主氣血的推升,把營養推升到肝臟、血液當中,推升到全身的經絡,一路直到肺部。

 想要解決胃酸逆流的困擾,必須先了解其成因,中醫觀察發現,胃酸逆流者大多重口腹之欲,偏愛重口味、刺激性食物,且吃得多、吃得快,導致胃容納過多。

 如果大腸、小腸能夠正常健康的發酵,順利把氣血運送到全身,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就不會堆積在胃部,而能順暢進入腸道消化、吸收,成為身體的養份,李深浦指出,若細部區分,小腸和十二指腸負責分解、發酵營養,最後再經大腸氣化,所以中醫認為,把水份變成氣體的大腸,跟肺互為表裡。

 有別一般常用吸收觀念來解釋大小腸功能,李深浦習慣用運化「蒸發」來形容,他強調,小腸屬火,跟心互為表裡,心臟一直在推動全身血液的循環,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營養能量進來,而能量正好從小腸而來。

 氣就是水蒸氣,經過大腸的蒸發會變成乾淨的水份,李深浦說明,腸裡面很多黏膜和網狀物,如同一個過濾網,把不應該為人體吸收的通通過濾乾淨,肺的呼吸靠的就是大腸的推升力量,使肺部可以舒張開來,是所有生命推動的最基礎力量。

 很多人認為胃酸過多不好,但李深浦重申,胃本來就要有胃酸,胃酸多不是壞事,唯有胃酸多且酸鹼度正常,才能殺死外來的壞菌,保護腸胃道,不致產生可能導致體質變壞、變過敏的異常發酵。相反的,若過度使用制酸劑綜合胃酸、降低胃酸的分泌量,破壞殺菌的第一道防線,形同埋下體質的不定時炸彈,容易產生過敏性體質,病毒感染,讓不正常的酵素、不正常的黴菌在身體佔有一席之地。

 治療胃酸逆流,不應依賴藥物,李深浦強調,應該幫助增加腸道的蒸發能力,使食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不致太久,腸氣血順暢不堆積,胃酸自然不逆流。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