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骨整形大突破 MIT人工骨降低併發症風險

947
【NOW健康 李宛真/台南報導】
人工替代骨發表會
▲成大研究團隊開發鈣基骨泥及骨粒技術,獲得10多國的發明專利,現已運用在整型外科、骨科、心臟外科及牙科等臨床治療。(圖/成大醫院提供)

一名22歲年輕男性騎車發生意外,前額凹陷,影響外觀,醫師建議他接受整形手術,但他認為太麻煩,最後接受了人工骨注射,透過針頭將「甦骨泥」打進凹陷部位,追蹤3年,效果不錯。

成大研究團隊開發鈣基骨泥及骨粒技術,獲得10多國的發明專利,於1月11號舉辦人工骨成果報告,現已運用在整型外科、骨科、心臟外科及牙科等臨床治療,至於脊椎骨科在急性期處理椎體骨折時,使用「甦骨泥」,能縮短骨頭癒合時間。

成大團隊在恆春畜試所執行骨鬆羊試驗,即使羊的脊椎已嚴重骨鬆,在植入「甦骨泥」24周後,新生骨順利長入「甦骨泥」,而「甦骨粒」則幾乎全被健康的新生骨取代,讓骨鬆羊恢復骨骼健康。

成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李經維指出,傳統補骨的骨材,大都取自患者本身另一處骨骼,造成不必要的傷疤,也可能引發併發症,延長治療時間。反觀,生醫材料可以避免眾多風險,順利讓病患重獲健康。

一名56歲男性因車禍導致嚴重下背痛,右下肢無力,X光檢查發現,他第3腰椎粉碎性骨折,在執行脊椎融合術時,將「甦骨泥」注入其中,6個月後,椎體癒合良好,治癒了下背痛。

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許哲嘉表示,「甦骨泥」具有高度的親骨特性,與優異的成骨效果,透過獨家設計輸送器,讓脊椎外科醫師在面臨粉碎性脊椎骨折患者,更有信心一次搞定。

臨床上使用證明,鈣基骨泥可以在術後3至6個月,讓急性創傷的椎體如期癒合,鮮少產生併發症,患者能迅速恢復健康,及早返回職場。

成功大學材料系陳瑾惠教授表示,「甦骨泥」、「甦骨粒」可以有效修補缺骨,建議用於骨科及牙科,研究顯示,不會引起異物或發炎反應,即使在急性期也能使用。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