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
-
疫情恐讓思覺失調症惡化 家人支持與規律用藥不能停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568葉啟斌說明,治療思覺失調症的方式除了每日的口服藥之外,也有多種施打頻率的長效針劑,幫助維持體內藥物濃度,由於每日用藥需要病人有穩定的病識感,但藥物濃度需要每日補充,如果漏藥就會增加復發機率與疾病惡化的風險。相較之下長效針劑透過緩慢的釋放維持藥效,拉長對於病情的保護。 -
情緒在體內平衡靠這個 憂鬱症患者缺少此關鍵機制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009情緒的體內平衡這種機制,是透過活動來穩定情緒的能力,當情緒低落時體內平衡會受到損害,甚至在曾被診斷出憂鬱症者是不存在的;該研究還發現,情緒低落的體內平衡可以預測出更高的憂鬱症發作頻率以及發病期間,且活動和情緒之間的某些關聯與文化特別有關係。 -
受疫情影響關在家被悶壞? 靜下心做瑜珈能轉換心境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561主要作者是澳洲的南澳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博士生Jacinta Brinsley,他表示這項研究針對6個國家、19項臨床試驗進行評估,重點放在瑜珈是否會對原本就患有心理疾病,如焦慮症、酒精依賴症、精神分裂症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病患帶來改善,最後研究發現,瑜珈有助於緩解他們的精神症狀。 -
壓力、孤單、睡眠不足恐致免疫下降 讓病毒找到破口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26研究指出,持續數周的壓力、較少時間與他人相處而感到孤單以及睡眠不足,是削弱免疫系統的3大關鍵因素,先前的研究也指出,在同樣健康、非免疫力低下的一群人當中,如果較少與他人相處或是暴露於病毒中,將比起經常外出與人社交者,更容易生病且出現更嚴重的症狀。 -
企業防疫也防「鬱」 董氏設計舒壓體驗課轉換情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786根據美國非營利組織The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4月發表的《新冠肺炎對心理健康和物質使用的影響》調查指出,失業及缺乏收入保障者與憂鬱、焦慮、物質使用提高的機率有高度關聯,隨著失業率上升及經濟衰退,自殺人數也可能會上升。 -
聽到咳嗽就想逃! 「疫情焦慮症」乾洗手洗到手脫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891施加佐表示,最近門診中有1名病患開口說,自己似乎有了「疫情焦慮症」,每天都在擔心確診人數,外出總擔心別人不戴口罩或咳嗽,頻繁用酒精噴手到脫皮,仍然忍不住一直使用乾洗手,看到醫院的防疫措施就非常緊張,擔心自己與家人得病,加上營運公司暫時停擺,覺得養不起員工,對未來想法非常悲觀。 -
羅志祥被揭露偏好多人運動 7問題測量性愛成癮指數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880楊聰財指出,腦科學領域中有一塊「愉悅中樞」,又叫「快樂中樞」,證實與多巴胺分泌有關,如何活化「快樂中樞」,每個人作法不同,有人享受美食,有人運動或是看電影,但極少部分人則是只能從性愛來刺激多巴胺,這就是所謂的「性成癮症」。 -
老年人在家防疫利用視訊 多與親友互動可防認知退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845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個國家實施封城鎖國,許多民眾只能宅在家,缺乏運動量。1項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建議,主動嘗試多種活動,可保持大腦敏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