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MD
-
從癲癇到自閉症表現多樣 罕病腦部變異預測技術新突破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4529提早診斷胎兒可能罹患的罕見疾病,是每對父母最深的期盼。現在,陽明交大與台大兒童醫院開發一項預測罕病FOXG1症候群嚴重程度的檢測流程,為全球相關家庭帶來希望。FOXG1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神經發展疾病,症狀表現多樣,從嚴重的癲癇、運動障礙、進食困難與智能發展遲緩,到較輕微的自閉症皆可見。患者通常無法言語與行走,且臨床嚴重度因人而異。 -
東生華獲雙料肯定 從治療到助人實踐健康產業永續轉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325東生華製藥於2025 AREA(Asia Responsible Enterprise Awards)中,榮獲「社會公益發展獎」與「綠色領導獎」雙重肯定,成為亞太區少數能同時以環境與社會行動獲獎的上櫃生技公司。該獎項由亞洲企業商會主辦,為ESG領域最具指標性的國際評選之一。 -
張嘴閉嘴都不對勁?恐顳顎關節障礙上身 中年女性居多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25大家有過吃東西或說話,耳朵前面或臉頰就痛起來的經驗嗎?或是在張開或閉上嘴巴的時候,聽到咔啦聲或像搓捻頭髮的聲音嗎?若有上述這些症狀,你可能就有顳顎關節的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周暉哲表示,顳顎關節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之一,在慢性肌肉骨骼疾病中是第二常見的問題,僅次於慢性下背痛。成人中的盛行率為31%,在兒童與青少年則為11%,女性較男性患病機率約為2倍,且以中年女性的罹患率最高。顳顎關節與吃東西、大笑、說話、唱歌、親吻等動作息息相關。想吃東西嘴張不開,或是咬下去就痛,不能大笑、不能唱歌,甚至打呵欠都沒辦法,是多麼痛苦的事。 -
懷孕不只會變笨? 研究:生完後細胞明顯衰老提前11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15許多當媽的女性常說:「有了孩子真的老了好多。」這句話或許不只是感嘆,更可能在科學上說得通。根據《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期刊的一項最新研究,生育孩子的確可能讓女性在「染色體層級」出現明顯的老化跡象。
-
小心吃水果餐愈減愈肥? 營養師揭這2種水果熱量超高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01別忘記,水果也是有熱量的,而且愈甜的水果熱量愈高,因為3大營養素中,水果不含脂肪與蛋白質,所以,其「含糖量」是影響熱量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些人以為水果的含水量多,熱量就會較低,營養師說明,兩者不一定有關。 -
果蠅大腦內關鍵基因! 揭開巴金森氏症神經退化的機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78繼成功找出與阿茲海默症記憶退化相關的關鍵基因後,陽明交大再度於失智症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這次的成果聚焦於另一種神經退化疾病──巴金森氏症。研究團隊發現一條清除毒蛋白路徑,可以避免多巴胺神經元死亡。巴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類似,都是由毒性蛋白異常堆積造成的。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噬》(Autophagy)的研究指出,陽明交大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何淑君與其團隊,透過研究果蠅與小鼠大腦,揭示了一條由GAK/aux基因主導的溶酶體清除路徑,能有效移除引發巴金森氏症的毒蛋白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 -
吃枇杷要吐枇杷皮! 農糧署分享剝皮有訣竅、別放冰箱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806枇杷古稱「蘆橘」,因果型似樂器琵琶得名,2-4月為臺灣枇杷的主要產季,以臺中、南投及臺東為主要產地,一年僅收成一次,是四時節氣中最早採收的水果!挑選枇杷有5大注意事項,包括果形短橢圓、色澤黃橙色、表皮絨毛完整、果實沒有鬆軟或膨脹現象和
沒有病蟲害病斑及機械傷疤痕的。 -
糖尿病腎病變治療關鍵! 整合式照護助延緩腎功能惡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848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台灣洗腎人口比例高居全球首位,其中超過9成的末期腎病患者,其病因源自慢性病變,尤以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最為常見。這些病患往往同時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多重共病,使得疾病控制難度大增,所需藥物類別繁多,照護需求也日趨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