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GI
-
從事志願服務降低孤獨感 研究:每年滿1百小時有成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233根據1份2022年11月發表於《老年社會工作期刊(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的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不僅讓人覺得人生有意義,還可以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的情況下。 -
衛福部推動次世代醫療平台計畫 電子病歷轉型刻不容緩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4556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智慧醫療,然而目前全台各家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由於各自開發,導致資料格式不一致,這對統一醫院資訊系統帶來空前的挑戰。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資訊處推動次世代醫療平台計畫,在這個數位醫療轉型的過程,扮演極為關鍵的重要角色。 -
對抗阿茲海默症!美FDA通過單株抗體新藥 助延緩病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15「藥博士 正藥說」表示,近年來,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究在在針對β-類澱粉蛋白的清除機制方面有重大突破。新一代的單株抗體藥物,專門針對大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堆積,並讓腦內的免疫細胞清除。這個機制能夠顯著減少β-類澱粉蛋白堆積的數量,從而延緩疾病進展。 -
飽足感食物排行榜公開! 網友推減重時解嘴饞10大食物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33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常因為忙碌而忽略飲食,結果是被襲來的飢餓感影響專注力和心情;另外,對進行身材管理的人來說,如何控制熱量攝取同時又要維持飽足感,也是一大挑戰。無論是應對繁忙日常或是正在進行飲食控制,選擇能提供長時間飽足感的食材都十分重要,而富含纖維的蔬果、提供優質蛋白質的肉類等都是很不錯的選項。《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飽足感食物」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備受熱議的飽足感食物前10名。 -
2024世界骨質疏鬆日!日常掌握3個要訣 守護骨骼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28為響應2024年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主題「向脆弱的骨骼說不(Say no to fragile bones)」,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從年輕時期開始儲存骨本,透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和良好生活習慣,及早預防骨質疏鬆。 -
北榮「神牛系統」獲AI精準治療大獎 可揪潛在致病基因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59在精準醫療快速發展的浪潮中,臺北榮總以創新成果「Magic Bison:基因解碼引領精準醫療革命-從診斷到預防的全方位基因解決方案」,榮獲風傳媒首屆「AI精準治療大獎」。此獎項不僅肯定臺北榮總在精準醫療領域的前瞻性與實力,更彰顯在醫療科技創新方面的努力與成就。 -
國科會支持台大研發光場顯示技術 醫師配戴AR不暈眩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523在國科會顯示科技專案計畫的支持下,國立臺灣大學電信工程學研究所陳宏銘教授與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吳明賢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及合作廠商兆輝光電,成功開發了世界領先的光場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顯示科技。此科技有效解決了人眼視覺輻輳調節衝突(Vergence Accommodation Conflict, VAC),讓醫師在配戴AR裝置時不再感到暈眩或缺乏深度感知,適合高精度醫學應用。 -
張友驊跌倒後昏迷「腦部有病變」 好友媒體人證實死訊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8957政治評論家張友驊於本月3日意外跌跤,頭部遭到重擊,當場失去意識及呼吸心跳,緊急送至北醫急診搶救。但事發經過8天,媒體人陳琴富,也是張友驊的好友,在他的臉書PO文:「送友驊 兄弟走好」,證實張友驊的死訊,享年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