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黃芩
-
罹癌「三因」中幾招? 中醫治癌從根本著手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61人生中醫診所院長楊永榮博士表示,在中醫的觀點裡,罹癌不外乎「三因」,也就是所謂的「內因」、「外因」及「不內外因」。「內因」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外因」則為風、寒、暑、溼、燥、熱等四時不正之氣;「不內外因」屬於飲食勞倦、跌打損傷類,由外在物理慢性刺激、損傷人體器官所生。雖然各種癌症發病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不脫離長期精神抑鬱、飲食不當、病毒感染、化學物質殘留等危險因子。 -
夏天美白用吃的 中醫食補內外兼顧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933中醫學理認為,美白仰賴體內肝脾腎的精氣神予以維持,必須先從體內調整。黃雅慧醫師說明,如憂思鬱怒、過饑過飽、愛吃辛辣食物等,皆易使得肝氣鬱結、氣機阻滯,導致面色較為蠟黃,而易有暗沈斑出現,這時能以加味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疏肝理氣藥進行調理。 -
青春痘阻礙人際發展 中醫治療不留疤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037聶美華中醫診所聶美華醫師表示,臨床看過好幾個青春期孩子,因為只長了五、六顆青春痘受同學取笑而情緒不佳,最後導致休學,提醒家長要重視孩子心理上的問題。有些孩子抗壓性不夠,因為同學指指點點就不願上學,甚至可能影響個性發展。青春痘不是很嚴重的皮膚病,但影響外觀造成心理障礙,需積極治療。 -
肝功能異常忌亂補 中醫對症調理回復元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94除了體質因素之外,肝臟問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亂吃藥進補或吞維他命,造成身體負擔太大,引起肝臟病變。聶美華中醫師指出,很多人以為肝有問題,就要趕快進補保養,其實並不然,有肝病的人最需要的是休息,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傳統常見的燉雞湯進補方式,反而容易造成肝臟負擔。脂肪類的食物會在消化代謝過程中讓肝臟更操勞,所以不宜食用;此外,也要避免辛辣、刺激與加工類的食物和飲料,休養期間也不能亂減肥。 -
脂漏性皮膚炎掉髮 豬膽汁有助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255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臨床上可分為脫屑型和結痂型,結痂型多見於嬰兒,患部有一層油膩性的痂皮,嚴重者會有糜爛、黃色液體滲出;脫屑型如果發生在頭皮,會出現大片油膩的頭皮屑,中醫稱為「游風脫髮」,對於患者的生活和情緒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
過度進補 當心狂冒青春痘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74市面上許多藥膳小吃,強調滋補養身,就中醫觀點來說,都屬燥熱食物。早期農業社會一般民間飲食營養普遍不足,因此有冬令進補的傳統,透過藥膳飲食來達到滋補功效。如今國人普遍營養過剩,甚至有代謝失調問題,想靠藥膳養生,小心補過當,可能誘發諸多病症。中醫師鄭愛蓮表示,民眾過度進補後,最易發生皮膚健康問題,除了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炎,因青春痘困擾到醫院求診的人也不在少數。西醫上治療青春痘多使用類固醇藥物,雖然短期能治標見效,但長時間未治本,未實際調理體質,往往經常週期復發,費時又傷財。 -
體質調理有方 冬季濕疹不來找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186冬季濕疹,就是一般所謂的冬季癢,主要發生在冬季氣溫濕度皆低的季節。此時,人體水分容易散失,同時表皮皮脂減少分泌,加上天冷溫度低,睡覺時總會蓋上厚棉被,洗澡泡熱水,更加速皮脂與水分散失。中醫師施丞修指出,尤其對老人及即將進入更年期女性等血液循環較差的人而言,氣候寒冷會使血管更加收縮,血液無法及時補充皮表所需養分與水分,導致涵養不足,皮表往往出現乾裂發癢的現象。一旦奇癢難忍、愈抓愈癢,反而將皮膚抓成潮紅腫脹,冒出透明小丘疹、小水泡,甚至頂端潰破流膿、日漸脫屑、皮層增厚結痂,反覆發作,可謂痛苦至極。 -
中醫夏季皮膚保養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15以中醫觀點而言,皮膚疾患與「風」、「濕」、「熱」等因素相關,體質「虛」、「實」及氣血循環也會影響到症狀的表現;另外,情緒波動、壓力、睡眠及環境變化等也都會影響症狀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