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度近視
-
白內障手術最怕傷角膜內皮細胞 術後角膜水腫等於白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89陳逸川醫師指出,醫療科技進步,白內障手術已進展到顯微手術,從以前傳統手術進展到現今的微創手術,目前「超音波乳化術」是主流,藉由切開1個2至3mm的小傷口,利用超音波探頭微小高頻率震盪將白內障震碎吸出。不過,若是遇到白內障較熟、硬化的患者,手術過程中必須調高超音波能量,才能順利吸除,除了時間較長外,對角膜內皮細胞損害也較大,術後易有角膜水腫的副作用。 -
畢業求職季近視雷射需求增 選對近視雷射還要提早評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630朱智盟醫師表示,目前常見的近視雷射手術,包括傳統雷射原位角膜塑形術(LASIK)、新式全準分子雷射(PRK)與全飛秒雷射(SMILE),各有適用對象與優缺點。傳統LASIK需掀開角膜瓣,可能造成部分角膜神經切斷、導致乾眼症,近年已較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恢復期更短、風險較低的新式手術。 -
大學眼科微創近視雷射助攻 王齊麟、陳詩媛相看兩清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390運動選手清晰的視力,是在體育賽事中精準表現的關鍵要素之。兩屆奧運羽球金牌得主王齊麟,在戰友搭檔李洋,以及剛登記結婚修成正果的新婚太太陳詩媛,相繼成功的微創近視雷射手術經驗後,也接受大學眼科微創近視雷射手術,不僅成功擺脫高度近視困擾,在術後迅速回到訓練狀態,更於日前舉辦的台北羽球公開賽強勢奪金。 -
婦人做家事眼前黑一半 醫示警:留意視網膜剝離3警訊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607宜蘭1名婦女莊小姐日前如常做家事時,突感眼前一片黑暗,視線變得模糊,僅能看見近距離的物體與人物。在家人的建議下來到羅東博愛醫院眼科就診,經眼科醫師汪玟儀診斷為「視網膜剝離」,手術後莊小姐的視力成功恢復,得以重返正常生活。汪玟儀醫師提醒,年齡、近視、外傷、遺傳等都是視網膜剝離的危險因子,高危險群宜及早接受檢查,以免發生不可逆的視力喪失。 -
視網膜剝離恐致失明 醫:出現閃光、飛蚊症需立即就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759日前1位年約40歲的中年男子因視力出現大量飛蚊和閃電、閃光而至眼科診所就診,經檢查後確診為視網膜裂孔,後轉診至國泰綜合醫院欲進行視網膜雷射。然而,就診當日經眼底檢查發現,該名男子的視網膜裂孔已合併視網膜剝離,僅依靠視網膜雷射無法恢復其剝離的視網膜,因此需要安排進一步的手術治療。 -
為何白內障愈熟會愈危險? 眼科醫師破除手術常見迷思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589翁紹維主任進一步說明,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現今微創「超音波晶體乳化術」手術時間約15至20分鐘即可完成,傷口如筆尖大小約0.3公分。若搭配「飛秒雷射」,可取代傳統手術器械並可降低超音波使用能量,保留更多的角膜內皮細胞,進一步提升手術安全性與精準度。而術中的「智能導航系統」可即時追蹤定位眼球位置,有效確保水晶體植入置中,提升視覺品質。透過先進科技輔助,不僅可縮短術後恢復期,患者的視力滿意度也大幅提升。 -
白內障熟了再開刀? 醫師詳解白內障手術與人工水晶體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071資深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過往白內障開刀患者大多落在65至70歲之間,但如今年齡層逐漸往下降至60至65歲,其中也有原本6、700度的高度近視患者,5、60歲時近視度數突然加深,暴增到近千度,到眼鏡行配鏡也無法改善,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是因為白內障中心熟化混濁導致的核性白內障,必須治療白內障才能解決視力模糊問題。 -
高度近視潛藏失明危機 慎防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風險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122朱智盟醫師分享治療案例,1位年約46歲、近視高達1400度的男性患者並未察覺自己患有黃斑部病變,某日突然感覺視力模糊不清,即使矯正近視可到0.7,但仍感到視力明顯下降,經檢查發現為脈絡膜微血管層血管增生,破裂導致黃斑部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