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風險評估
-
新興茶飲種類多元 可可豆殼、咖啡葉用來泡茶真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83可可豆在製成可可或巧克力產品的處理過程中,必須脫殼,屬於農業副產物,在可可豆烘焙前或烘焙後,會與胚芽一起移除,因為纖維質地較硬,且沒有味道,一般人不會食用外殼。 -
高齡長者慢性病骨鬆高居第4位 定期篩檢降低骨折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08一般人身體骨骼內有造骨細胞、破骨細胞2種,負責骨質的製造和分解,若受到激素分泌下降影響,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會使得分解速度高於製造速度,造成骨質流失,也就是所謂骨質疏鬆症。傅紹懷醫師說明,骨質大約在20至30歲時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隨著年紀增長而逐漸減少,中年以後骨質每年平均減少0.3%至0.5%,到了80歲骨質更會加速流失。 -
掃QR扣即時查新冠疫情 透過視覺化呈現世界染病風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34因新冠肺炎在世界各地快速傳播,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會持續監測世界各國的疫情,並發布旅行健康預警(travel health notices)供民眾參考。旅行健康提示分為三級,代表當地疫情爆發的風險,以及應該採取的相關預防措施。 -
自拍30秒影片上傳 台大AI「腦中風快篩」5分鐘判讀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259研究團隊利用專利動態影像分析,凸顯出人眼無法辨視的細微體表脈動,並擷取脈動特徵差異進行量化處理,從中歸納與疾病間關係,利用AI演算模型等技術來看出其中差異。 -
消基會強烈反對萊克多巴胺美豬 低劑量使用也存在疑慮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684台灣毒物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藥學院毒理學博碩士學位學程李志恒教授指出,用毒理學探討,藥品與食品安全的基本假設不同,藥品被假設是不安全的,故需確認其安全有效後始可上市;食物則相反,除了食品添加物或汙染物需要訂定相關檢測標準外,基本上被假定為安全。萊劑不是藥品,也不是食品中的添加物或汙染物,角色定位不明,在風險評估與管理上顯得突兀。所以美豬(牛)事件的根本問題就是缺少萊劑的完整風險評估。 -
早晚1杯奶、3餐優蛋白 遠離肌少症「營」在均衡飲食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5315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顯示,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至74歲長者有9.5%;75至84歲長者有18%;85歲以上長者有33.8%出現衰弱前期到衰弱狀態。結果顯示年齡越高衰弱比率越高,有衰弱狀態的長者更容易因為肌力、平衡感及體力變差而增加跌倒意外發生的風險。 -
新北三峽登革熱疫情新增8例 群聚如滾雪球般越擴越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13衛福部疾管署今(3)日發布,新增8例登革熱本土病例,確認是新北市三峽區五寮里群聚擴大,當中5位曾經出現登革熱症狀,累計本起登革熱事件已有38人確診,今年本土登革熱案例人數,則上升至54例。 -
台灣新冠個案破500例 菲律賓入境普篩實施共17人確診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7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第500例在9月13日入境台灣,機場防疫人員安排採檢後,先移動至集中檢疫所,今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中,至今沒有疑似症狀出現。目前第500例以掌握接觸者共19人,當中10人是前後2排旅客,現都列居家隔離對象;9位機組人員,因有適當防護措施,都列自主健康管理對象。